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文大学讲师。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北岛曾著有多部诗集,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北岛是当代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北岛诗歌集》、《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陌生的海滩》,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代表诗作有《回答》《一切》。
分享北岛的诗,北岛最有意境的十首现代诗
1、时间的玫瑰
当守门人沉睡
你和风暴一起转身
拥抱中老去的是
时间的玫瑰
当鸟路界定天空
你回望那落日
消失中呈现的是
时间的玫瑰
当刀在水中折弯
你踏笛声过桥
密谋中哭喊的是
时间的玫瑰
当笔画出地平线
你被东方之锣惊醒
回声中开放的是
时间的玫瑰
镜中永远是此刻
此刻通向重生之门
那门开向大海
时间的玫瑰
2、给父亲
在二月寒冷的早晨
橡树终有悲哀的尺寸
父亲,在你照片前
八面风保持圆桌的平静
我从童年的方向
看到的永远是你的背影
沿着通向君主的道路
你放牧乌云和羊群
雄辩的风带来洪水
胡同的逻辑深入人心
你召唤我成为儿子
我追随你成为父亲
掌中奔流的命运
带动日月星辰运转
在男性的孤灯下
万物阴影成双
时针兄弟的斗争构居
锐角,合二为一
病雷滚进夜的医院
砸响了你的门
黎明如丑角登场
火焰为你更换床单
钟表停止之处
时间的飞镖呼啸而过
快追上那辆死亡马车吧
一条春天窃贼的小路
查访群山的财富
河流环绕歌的忧伤
标语隐藏在墙上
这世界并没多少改变:
女人转身融入夜晚
从早晨走出男人
3、晴空
夜马踏着路灯驰过
遍地都是悲声
我坐在世纪拐角
一杯热咖啡:体育场
足球比赛在进行
观众跃起变成乌鸦
失败的谣言啊
就像早上的太阳
老去如登高
带我更上一层楼
云中圣者擂鼓
渔船缝纫大海
请沿地平线折叠此刻
让玉米星星在一起
上帝绝望的双臂
在表盘转动
那最初的
日夜告别于大树顶端
翅膀收拢最后光芒
在窝藏青春的浪里行船
死亡转动内心罗盘
记忆暴君在时间的
镜框外敲钟--乡愁
搜寻风暴的警察
因辨认光的指纹晕眩
天空在池塘养伤
星星在夜剧场订座
孤儿带领盲目的颂歌
在隘口迎接月亮
那最初的没有名字
河流更新时刻表
太阳撑开它耀眼的伞
为异乡人送行
4、同行
这书很重,像锚
沉向生还者的阐释中
你的脸像大洋彼岸的钟
不可能交谈
词整夜在海上漂浮
早上突然起飞
笑声落进空碗里
太阳在肉铺铁钩上转动
头班公共汽车开往
田野尽头的邮局
哦那绿色变奏中的
离别之王
闪电,风暴的邮差
迷失在开花的日子以外
我形影不离紧跟你
从教室走向操场
在迅猛生长的杨树下
变小,各奔东西
5、过渡时期
从大海深处归来的人
带来日出的密码
千万匹马被染蓝的寂静
钟这时代的耳朵
因聋而处于喧嚣的中心
苍鹰翻飞有如哑语
为一个古老的口信
虹贯穿所有朝代到此刻
通了电的影子站来
来自天上细瘦的河
穿过小贩初恋的枣树林
晚霞正从他脸上消失
汉字印满了暗夜
电视上刚果河的鳄鱼
咬住做梦人的膀胱
当筷子拉开满月之弓
厨师一刀斩下
公鸡脑袋里的黎明
6、旅行日记
火车进入森林前
灭火器中的暴风雪睡了
你向过去倾听--
灯光照亮的工地:
手术中剖开的心脏
有人叮当打铁
多么微弱的心跳
桥纵身一跃
把新闻最阴暗的向度
带给明天的城市
前进!深入明天
孩子的语病
和星空的盲文
他们高举青春的白旗
攻占那岁月高地
在终点你成为父亲
大步走过田野
山峰一夜白了头
道路转身
7、致敬——给G.艾基(GennadyAygi)
大雪剪纸中的细节
火光深处的城市--
绕过垂钓梦者的星星
行船至急转弯处
你用词语压舱
母亲的歌传遍四方
水壶中的风暴尖叫--
家园正驶离站台
打开你的窗户
此刻带领以往的日子
如大雁南飞
田野,你的悲伤
你排队买煤油
和人们跃入黑暗
带喉音的时代在呼喊:
也许是命运也许是
小号的孤独
哦嘹亮的时刻
俄罗斯母亲
是你笔下奔流的长夜
覆盖墓地的大雪
那等待砍伐的森林
有斧子的忧郁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北岛在《今天》杂志复刊的励志演讲稿
1990年5月,奥斯陆。我和中国同行在奥斯陆近郊的大学城聚在一起,决定复刊《今天》文学杂志。1978年12月23日,《今天》在北京创刊。1980年年底被封。十年后,1990年在奥斯陆复刊,直至此刻,二十五年过去了。
1989年9月至12月,我在奥斯陆大学任访问学者。我和老朋友陈迈平(笔名万之)每天见面,他是《今天》最重要的小说作者之一。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而北岛经常的话题就是要恢复出版《今天》,这个被扼杀在北京胡同里的文学杂志那时好象是冰箱里的一只冻鸡,北岛总想把它拿出来化冻,让它复活,让它生蛋孵出小鸡来。心诚则石开,北岛的诚心最终说服了我。”
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当时在奥斯陆大学教书。在她的支持下,1990年5月在奥斯陆召开关于《今天》复刊的编辑会议,出席的有陈迈平丶高行健丶李陀丶杨炼丶孔捷生丶查建英丶刘索拉丶徐星丶老木和我。连续三天,讨论复刊的可能性。
《今天》的何去何从?
《今天》复刊有三种主张。经过激烈争吵,编委会确认第三种主张,秉承《早期《今天》的宗旨与方向,作为先锋的汉语文学刊物。
诞生于北京的民间刊物,并非陈迈平所说的“冰箱里的冻鸡”,而是浴火重生的凤凰。在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在肉体经受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得以重生。五百年压缩到十年,这只凤凰没有在中国的土地落脚,而是在奥斯陆,在幽静的北欧城市复活。
从哪儿来?又往何处去?所谓《今天》编辑部,既无办公室,资金紧缺,稿源不足;编辑都是义务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稿件汇集后寄到香港,由林道群(牛津出版人)制版印刷,提供名单,发送到大陆和海外。
在某种意义上,编辑部几乎是无形的,却成为“神经中枢”。沿着不可预测的路线,从奥斯陆到斯德哥尔摩,随后是纽约丶洛杉矶和千橡城,后来搬到香港。
学者李欧梵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现代性是短暂的丶临时的丶瞬间即逝的;它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久的丶不变的。’回想《今天》杂志,我不禁又想到了波德莱尔的名言。当《今天》以油印的大字报形式第一次出现时,谁会预料到它竟然能如此持久?从二十世纪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反而我觉得我们生活的现在是短暂的,临时的,瞬间即逝。《今天》杂志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里程碑。”
复刊的意义
《今天》编辑部的故事
在二十五年之间,《今天》半途重重困难,随时都会夭折。尤其在二十世纪末的紧要关头,我和同行深感迷惘,几乎看不到出路。作为主编,我常问自己,《今天》的存在是否有什么意义?
评论家李陀在“今天丛书”之一关于重写文学史《昨天的故事》的序言中写道:“现在回顾起来很清楚,《今天》和“今天”文学运动真正遇到的危机,恰恰是在世纪末,是在海外复刊成功之后。这倒不完全是由于刊物和国内文学发展的隔离和脱节,事实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弥补的,严重的问题倒是九十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冷战结束,社会主义阵营突然崩溃,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这一切让《今天》像冒险家奥德赛一样,发现自己突然掉进了一个不但非常陌生而且充满危险的世界里,过去获得的一切,包括种种确立自己identity的经验和意义,一下子都成了问题。
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我们为什么存在?《今天》当时存在着一个现实的危险:刊物可能会勉强办下去,但是作为文学运动,它将像沙漠里的一条内河,渐渐在酷热和干旱里流失蒸发,最后不知所终。”
李陀认为,有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今天”文学运动和二十世纪欧美先锋运动作相比,是不恰当的。正如彼得•伯格指出的,艺术体制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西方先锋派只以艺术体制作反抗对象,无论在目的上,还是方法上,都已经隐含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其失败是难免的。
“相较之下,“今天”文学运动的“先锋性”就丰富得多。无论这一运动和文革的复杂渊源,还是这一运动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联系,以及它在全球化中获得的机遇和位置,都使得《今天》和它推动的先锋运动有着西方先锋派无法比拟的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当然,一个运动并不能仅靠其内在含义坚持和持久,如前所述,在九十年代,这个运动完全有可能半途而废。幸运的是——我愿意再重复一次——是世界变革的大形势,让在半途上挣扎前行的《今天》不仅看到了希望,而且获得了新的动力。”
诗人欧阳江河在《今天,一个故事》一文中特别指出:“从文学史的元叙述意义上讲,同时把心灵的故事,诗歌革命的故事,词的流放的故事,以及社会和历史变迁的故事结合起来,融入到当代中国特定的转型时期,融入到更为广阔的全球化时代,也融入对存在的根本叩问。”他进一步总结时感叹道:“时至今日,《今天》仍是一本没有固定编辑部办公室、编辑部成员散居全球各地的杂志,一个不与世界性的商业潮流做交易,不向平庸生活低头的异端文学群体。
这些年来,这么多《今天》工作的人,一个拿薪水的都没有。这样一个世界最奇特的杂志,办得那么有意义,那么气息生动,那么体面,而且持续了那么长久的岁月,这不仅在中国,恐怕在世界出版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在《今天》后面那么一个团队,一个由诗人、作家、编辑和编务组成的群体,不仅没有任何私下好处,大家反而把自己的精力、心血与生命全部投了进去,最后形成《今天》这个杂志,这个写作立场和标准。还有那些了不起的捐赠者,没有他们《今天》是不可能办下去的……”
我曾说过,“国际主义”与“全球化”是不同年代的时髦用语,乍听起来大同小异,实则有天壤之别。“国际主义”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球化”是不明国籍的富人合伙坑蒙拐骗。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在以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全球化,并置抗衡交错,包括《今天》获得新的含义。如果全球化是“大陆”,《今天》就是“岛屿”,成为人类精神家园的保证。
自《今天》杂志诞生之日起,我从青年到老年,作为亲历者和目击者,与同行在一起,前仆后继,分享苦与乐。什么是奇迹?其实并无奇迹,追溯文学传统中的精神源泉,砥砺激发,构成时代与个人之间的内在张力。
在2006年春,我在《今天》纪念活动的演讲中指出:“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民族需要的是精神的天空,特别是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没有想象与激情,一个再富裕的民族也是贫穷的,一个再强大的民族也是衰弱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又回到它最初的起点:它反抗的……是语言的暴力丶审美的平庸和生活的猥琐。”
做比萨好词好句,急∽ 披萨好,披萨秒,大家都来学披萨,好吃有健康 表示披萨很好吃的成语 1、珍馐美馔拼音:[zhēn xiū měi zhuàn]基本解释:珍贵而味道好的饮食,亦作“珍羞美味”。分开解释:①馐: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②馔...
介绍一个民间故事作文300字 介绍一个民间故事作文:狄青是宋朝的一员大将,他出身低微,脸上一直留着当士兵时刺下的符号。当时,仁宗皇帝说,你已经是朝廷大将了,可以把脸上的印记去掉。但狄青不肯,说是留着它可以激励土气!一次,狄青带大军出征侬智高...
形容婆婆非常好的句子哪些 1、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慈爱、无私奉献的长辈。作为儿媳的我,为今生能遇到这样一位,象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呵护自己的好婆婆感到幸运,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缘份,赐予我的福份啊!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甘愿做婆婆的儿媳妇。2、...
祝老夫妻幸福的话 祝福两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延年益寿!健康长寿!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有:东晋·陶渊明《饮酒》、魏·曹操《龟虽寿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鼓励员工风雨无阻的出勤的话语 迟到毁一生,早退穷三代,二者皆不沾,必成高富帅 风雨无阻下句是什么 风雨无阻是一个汉语成语,并无特定的上下句。风雨无阻意思是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比喻做事没有阻碍,畅通无阻。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
最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我有了个师傅。师傅是很优秀的,虽然只是三年级的。但是在作业帮比很多人混的都要好,粉丝就像脱缰的野马,速度只增不减。张三坐不住了,说:“不要看粉,要看实力!”其实啊,师傅也是很有实力的,每次审稿的排名都在前列。...
“天地浩大,任我倾注豪赌。江山沉浮,独独与你棋局满盘皆输。纵有万人举樽贺,我的杯却为你而空。秦时明月,唐风宋韵,都想拿来为你环佩叮咚。这锦绣河山,怎敌有你,百媚千红。”我是山海的君王鱼虾由四方赶来朝拜飞禽走兽皆慕名而来予我大海的蔚蓝与深山的...
老师,这个职业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真是又敬佩又敬畏,尤其是我们班的那一位老师,真让我们又爱又恨。他在上课时的那种威严,犹如古代的君主一般,而我们只是可怜的被“镇压”的份了。是不是觉得有点太夸张了呢?那就来听听我们的“血泪史”吧!班主任——秦始...
巨大的落地窗,将阳光布满这个小小的休息室,透明的玻璃茶几上,白色的棉花糖无规则地散落着,可又像一种字符。慵懒地坐在沙发上的你,背后是和煦的阳光,你被阳光紧紧包裹着。你扬起的嘴角,弯着的眼眸,桀骜不驯的白色头发,你比阳光更加刺眼;突然张开的双...
秦始皇,在下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之一,世人皆道他是个暴君,可是在下却不这么觉得。世人皆道呀,秦始皇残暴昏庸又无能,但,如果不修建长城,匈奴就会闯进来,杀光这里的百姓,到时候生灵涂炭,那又该如何?你说为什么他不去争召呢?因为他明白,没几个人会为国...
余秋雨:狼山脚下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
本篇七年级作文由范文先生网精心收集,欢迎参考! 在我们班有这么一个人,尽管她其貌不扬,却还是挺引人注意的。 你看,她那一排垂发像门帘从后脑勺挂下来,有时爱梳个马尾辫,...
关于李宗盛 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生于台湾,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兼创作歌手,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创作了大量经典歌曲,发掘提携出周华健、辛晓琪...
1.一个人生病的日子太难熬。 2.生病才知道自己很脆弱,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强。 3.生病很可怕啊,对于我一个没勇气到针都不敢扎的人。 4.感冒了可以一个人,发烧了可以一个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