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如何让语言幽默

[投稿者:卿晓兰 www.lebeitao.com]2020-06-24 09:34:33

怎样让语言变得幽默

多看一些脱口秀,笑话,并留心观察,长期总结和借鉴

然后没有多久,你就很幽默了,幽默是好的,但不要损人不利己

这个过程不漫长也不短暂,重要的是留心观察,举一反三!

好好享受在脱口秀(笑话)带来的欢乐与佩服吧

推荐:

金星秀(脱口秀) 爆笑校园(笑话、漫画)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

学习语言,必须学习符合字典里的用法,但是,字典里的用法是有限的,而词语在具体的上下文或者文本中,用法、语义是无限的。现成的话语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自动化”的惯性,但为了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要对“自动化”的语义进行颠覆,作陌生化的表达。这种没有按字典里解释的“不正确”的用词或者说是“用词不当”,实际上就是一种“错位”的语义。因此,仅仅掌握字典的用法对于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只有把握好文本语义才能充分灵活地驾驭词语。这无限多样的用法,是很难用科学的定义穷尽的,通常就是从语感的直觉去体悟其中的奥秘——幽默的趣味。正是从这种变幻的语义中,从幽默的趣味中,读者才能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密码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如何使语言更幽默

幽默,是一种寓庄于谐的喜剧手段,它常常运用俏皮的语言,形象化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去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在语言表达中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会使作品生动有趣,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升语言的幽默含量,使语言表达妙趣横生呢? 一.旁敲侧击法。不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采用旁敲侧击之法,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奇妙功效。如: 莱尔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拿起一条鱼闻了闻。卖鱼的怕他闻出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没有关系,你闻什么!”莱尔说:“我没闻,我是在跟鱼谈话。

如何让语言幽默 如何使语言更幽默

怎么使自己说话变得幽默风趣

怎么才能在说话中充满幽默呢?

1.夸张

夸张是根据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故意进行夸饰铺张,言过其实地进行扩大或缩小而引起想像力的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是夸张名句而非幽默,夸张要产生幽默,还要同生活中错谬乖讹或滑稽可笑之处相联系,即通过对生活中乖讹可笑之处的极力夸大渲染,来揭示生活中某些不合理或不和谐的现象,进行善意的嘲讽和规劝。一般常采取大词小用、小词大用、庄词谐用,并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合理想像和似是而非的逻辑推理,将结果极力夸饰变形,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

有一位胖胖的美国女演员曾自我解嘲:“我不敢穿上白色游泳衣去海边游泳,否则,飞过上空的美国空军一定会大为紧张,以为他们发现了古巴。”这则谈话是拿自己的肥胖逗乐,发挥想像力进行了夸大渲染,使人听了这种绝妙而直观的夸张,不但能忽略了其身体肥胖臃肿的丑的一面,反而能从其充满调侃自信中感受到乐观生活态度的享受。

2.一语双关

在说话时,故意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的方法。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同义的关系,发挥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双重意义,言此喻彼,巧妙地传递蕴藏在词语底层潜在信息的修辞手法。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将其恰当运用于口语表达中,可以增添言谈话语的幽默感。

如一位年轻的作者到编辑部送稿,编辑看后问道:“小说是你自己写的吗?”“是的。”年轻人回答:“我构思了一个月,整整坐了两天才写出来,写作太辛苦了!”编辑突然大发感叹“啊!伟大的契诃夫,您什么时候又复活了啊!”年轻人红着脸悄悄地退出了编辑部。这位编辑利用一语双关的方式批评了年轻人,“伟大的契诃夫您什么时候又复活了啊!”隐含着“你抄了契诃夫的作品”之意,既含蓄诙谐又具有强烈的讽刺力量,可以想见,这样的批评效果远比板着脸快语明言教训人要好得多。

3.比喻法

比喻是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作比来说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手法。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使言谈话语既形象生动又风趣幽默。比喻在逻辑思维中虽有局限性,但在形象思维中则是个战无不胜的法宝。钱钟书先生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作演讲时,礼节性的开场白就不同凡响:

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钱钟书先生在肯定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的同时,用鲜明形象的比喻谦虚地表明自己是日语的文盲,并自然地导入正题。这段开场白既形象风趣又不失礼节,主要得力于他的素来对比喻的艺术功用钻研颇精,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明喻、曲喻等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谈话语中妙譬巧喻,信手拈来,幽默陡增,成为“钱钟书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4.曲解法

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巧妙地引入到原先叙述的事物中,从而得出新的认识、体验和结论,造成诙谐、可笑的情趣。曲解是对问题进行歪曲荒诞的解释,即把两种毫不相关的事物凑集捏合在一起,造成因果关系的错位或内在逻辑的矛盾,得出不和谐、不近情理、出乎意料的结果,从而使语言谈话产生幽默感。

如在一次军事考核中,主考军官问士兵:“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在外面执行任务,突然有人紧紧抱住你的双臂,你该说什么?”“亲爱的,请放开我。”士兵和婉地回答。乍看似乎有点莫名其妙,随即也就恍然大悟——“亲爱的,请放开我”,一般是情人之间亲昵的用语。军官提问是针对如何对付敌手,而士兵却有意理解为恋人抱住双臂时怎么办,于是将“敌手”这一问题曲解为“情人”,造成了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效果。

5.类比法

生活是和谐统一的,但在内容与形式、愿望与结果、理论与实际等方面会产生强烈的不协调,于是形成了不和谐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产生幽默、可笑的情趣。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而且已知其中一种事物还有其他属性,从而推知另一种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其他属性。在口语表达中恰当运用类比,可以起到扭转逆境、轻巧取胜且不失幽默感的效果。

如有位市长向一位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既然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黑人领袖反驳:“阁下既然如此关心灵魂的拯救,那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黑人领袖运用类比进行推理,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相同的基础上提出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既然有志于黑人解放就要到黑人多的非洲去,那么关心灵魂拯救的自然就要到灵魂多的地狱里了,语言锋利而诙谐,轻而易举地驳倒对方。

6.拟人法

拟人运用在口语表达中,可以把事物无意识的活动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运动,从而增强口语表达的幽默感。拟人是根据联想把一般生物或无生命的事当作人来写,并赋予其强烈的思想感情色彩或某种动机的修辞手法。

如有个人去拜访他的朋友,当走近朋友的住宅时,突然窜出一只大狗对他狂吠,他吓得止住了脚步。朋友闻讯出来看见他,连忙说:“不要怕!俗话不是说‘爱叫的狗不会咬人’吗?你不知道这句话吗?”他马上回答:“我知道这句俗话,你也知道,可是这狗它知道这句俗话吗?”这个人故意将狗与人相提并论,让狗人格化变成会思考的动物,既绝妙诙谐地发泄了心中的不悦,又不失礼貌地回敬了朋友。

7.转换法

转换是打破特定语言情境的一致性,故意将不同语境中的词语转移套用,由此转彼,造成语言表达上的严重不谐调,从而产生诙谐的幽默感。

如毛泽东的卫士小封与一个女文工团员“吹”了不久,又在跳舞时“跳”上了一个女演员,后又告吹了。小封为此沮丧郁闷,毛泽东同志见状笑着劝他说:“速胜论不行吧,也不要有失败主义,还是搞持久战吧!”“速胜论”“失败主义”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对待日寇入侵这一问题上所持的两种不同的政治、军事观点,而“持久战”是毛泽东为此提出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将这政治性术语移就套用在劝诫卫士在婚姻问题上不要急于求成以及告吹后不可有悲观失望的情绪,在调侃戏谑中委婉地批评了小封在对待婚姻问题上的轻率行为。

8.中断法

语言的逻辑发展不按常规发展而突然中断,出现了一个出人意外的可笑结局——这却是用意所在。于是人们在笑声中恍然大悟。所以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话,一个风趣故事,能使人笑逐颜开,疲劳顿消。在公共汽车上,因拥挤而争吵之事屡有发生。任凭售票员“不要挤”的喊声扯破嗓子,仍无济于事。忽然,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嚷道:“别挤了,再挤我就变成相片啦。”听到这句话,车厢里立刻爆发出一阵欢乐的笑声,人们马上便把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是幽默调解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语言如何深刻如何幽默?必给分。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送给你。

你现在的言谈举止藏着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见过的人。

懂了吗?

如何让语言幽默、如何让语言幽默,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