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傅雷的趣闻轶事

[投稿者:窦乐悦 www.lebeitao.com]2021-01-24 18:15:51

文人的风骨该怎样保(当下)

对于文人名士耀眼的业绩与出众的才能,我们往往是另眼相待,可对于成就名气不可或缺的“傻”气一面,我们通常着眼不多。我们与这些文人名士的差距,并非只是艺术技巧以及学问、思想深度上的问题,更有着人格德操的有无多寡。作家丰绍棠的《傻也风雅》,就写到了文人名士的“傻”气,以唤起世人对他们的向往与渴慕。

丰绍棠从故纸堆中搜淘而成的这本书,反而有了一种新鲜感和一种特别的品格。原因在于,他喜欢从人的“傻”中发现人的性格和意趣。时间最终会化为灰烬,但是人的鲜活总在飞扬。丰绍棠用语极富感染力,文思缜密评论老道,论人论事入木三分,读他的《傻也风雅》就像读他本人,视野见识绝对独特。阅读故事的同时,欣赏画家罗雪村、王小玉绘制的肖像,图文相得益彰,乃绝配之合,极富审美收益。

书中无人不傻,著名学者梁漱溟,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皆是备受折磨,其硬骨丝毫不软。九十三岁高龄应邀授课,坚持站着讲不落座,在校方再三恳请下,梁老先生朗声口诵梁启超名言:“学者就应该死在讲台上!”令全场学子动容唏嘘掌声如潮。这真正实现了他做人的准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古文字学家戴家祥,从上世纪20年代起,整整七十载研究金文,收录两千多个字头,十数万个拓片,编成五千六百多页的《金文大字典》,“使考古学和古史研究走出了古文字迷宫”。但世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王国维的惟一入室弟子,不像今日有些人把“关门弟子”当成头衔,四处参乎其事,唯恐天下人不知!

著名画家阿老,已发表上千幅画作,然而他却很落伍,从不主动给别人寄稿。“编辑约稿,说明人家工作需要;人家不约稿,你自己投去,人家要是不需要,多叫人家为难啊!”这里面,有时代气息,有执拗的傻气,也有一种可爱劲。

翻译家傅雷,没有工资靠稿费生活,译著不能出版就断了生活来源,出版社感念傅雷的艰难处境欲出版他的译著,但碍于“右派”帽子提出要他改名。傅雷一口拒绝,说:“译著署个什么名字,本来无所谓。可是,因为我成了右派,要我改名,我不干!”宁可不出书,坚决不改名。后来宣布给他摘帽,一向“顶真”和不妥协进击精神的傅雷竟不予理睬!董桥对此慨叹:上世纪的艺坛前辈处事顶真,读书顶真,笔墨顶真,上承千年风雅的香火,下启一弯清流之韵致,二十一世纪打起百盏灯笼也寻不到他们的影子了!

文学家沈从文,甘为他人作嫁衣,然而受其提携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反而回过头来把沈先生的无私帮助当作笑料,背地里横加揶揄嘲笑,沈从文一笑置之,甘愿当“傻瓜”助其成长。“傻”气的沈从文曾说过如下一段话:“现在说起谁忠厚老实时,好像不知不觉就有了点‘无用’意思在内。可是对于一个艺术家,说起这点性格,却用‘伟大’十分接近。”

“故宫学家”单士元,自溥仪离开故宫,便奉命进入故宫清点文物,经手文物无数。在古玩升值空间看涨的时代,拍卖公司重金请单士元出山当顾问,“只须他过过眼、动动嘴就成”,有的还备下丰盛酒宴再三力邀,他就是不去,“七十余年间一直‘避嫌’,不为私人鉴定”。海内外公认“华夏辨画第一人”的徐邦达,有人曾提出只须他在假画上题字盖章即可发财,遭他愤然拒绝。

读着这一则则“趣闻轶事”,我被深深地感动。大家们潜心学问,甘于寂寞,不急功近利,不追逐名利,不人云亦云,有点“傻”、有点“憨”、有点“迂”,这或许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生气”。在商贾气、官场气盛行的当下,诚信缺失,心态浮躁,为净化社会环境,至少是为净化学术环境,还真要点像吴晗先生说的“书生之气不可无”。

助:中国近现代史趣事

钱钟书和杨绛

1932年,

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媛杨绛。据说,当年清华大学曾有70余人追求杨绛。

钱钟书曾经为杨绛写过不少情诗,最著名的是刊登在《国风》半月刊第3卷第11期里面的《壬申(1932)年秋杂诗》:

缠绵悱恻好文章,粉恋香凄足断肠;答报情痴无别物,辛酸一把泪千行。

依穰小妹剧关心,髫瓣多情一往深;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良宵苦被睡相谩,猎猎风声测测寒;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困人节气奈何天,泥煞衾函梦不圆;苦雨泼寒宵似水,百虫声里怯孤眠。

鲁迅与许广平

与许广平相爱后,鲁迅既不愿因为离婚而让母亲伤心,又不想委屈许广平,只得对外宣称许是他的助手。即使在二人的关系公开后,许广平也坚持二人是同居关系,仍把周夫人的名号留给朱安。

冰心与吴文藻博士于1929年结婚。婚礼简朴,在西山大party寺度过新婚之夜。此后,他们一直风雨同舟,和睦相处,生下了一男二女,可谓美满幸福的家庭。

1972年8月8日,萧珊动了大手术。5天后,她永远地离开了相互厮守了28年的巴金先生。那5天,是巴金先生一生中极端痛苦的5天。那时,他又一次重读了梅林写的《马克思传》。梅林在书中引述了马克思对弥留之际的燕妮的描绘:“她很快就咽了气……这个病具有一种逐渐虚脱的性质,就像由于衰老所致一样。甚至在最后几小时也没有临终的挣扎,而是慢慢地沉入梦乡。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巴金在最后几天的萧珊身上也看到了这样的眼睛:“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周恩来与邓颖超

不知道还有哪个英俊潇洒、位高权重的男人能像总理一样,

一辈子忠于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共度一生?且他的妻子还不能生育。

沈从文与张兆和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从文家书》

梁思成与林徽茵

一个是文化巨人梁启超之后,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学家;一个被才子徐志摩苦苦追寻。究竟孰对孰错?

傅雷与朱梅馥

傅雷和表妹朱梅馥订婚之后,曾去法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和一位法国女郎产生过恋情。由于彼此的差异太大,这段恋情很快就结束了。此后,他一生没有再负过朱。

1966年9月2日深夜,因不堪凌辱,傅和朱自杀身亡。

傅雷,著有《傅雷家书》,其子傅聪,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

傅雷先生的儿子叫什么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傅敏,1937年出生于太行山区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林州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翻译家傅雷和他的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对这个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傅敏却知之甚少。傅敏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坎坷人生和他在苦难中始终没有泯灭的正直和善良感人至深。

傅雷的趣闻轶事 傅雷先生的儿子叫什么

傅雷的趣闻轶事、傅雷的趣闻轶事,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