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话引题
师:宝宝们都很爱自己的妈妈,你会怎么样爱妈妈呢?用什么动作来爱?
幼儿自由回答“抱抱妈妈”“亲亲妈妈”等等。
师:让我们一起去亲亲妈妈吧!
2、学念歌词,感受与妈妈间的感情
①教师示范按节奏念歌词
春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去亲戚与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里给直系亲属拜年,一大早起来就去爷爷、奶奶家拜年,还要带上礼品,精果、红糖什么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长辈家拜年,也要带上礼品。初二就要到母亲的娘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长一点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点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还得高喊:“拜年了,恭喜发财!”对老人要说:“恭喜您哪,越活越鲜健!”老人家会亲昵地在头上摸一下,回应道:“也恭喜你越来越聪明,将来考上大学!”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时候当然还会给一点压岁钱,或者五毛,或者一块,两块。一般会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顿团圆饭,这顿饭叫做喝年酒。摆了一桌丰盛的菜,鱼圆子、肉圆子、红烧肉、海带、合菜(是用莲藕丝、豆腐丝、芹菜丝、肉丝、黄花),鱼圆子一般是所有人都爱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够的,所以会盛上两碗。看厨艺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鱼圆子做得好不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嫩脆的,那证明鱼的含量比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淀粉较多,我们都叫这种圆子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极高,父亲、叔父、姑姑们还有我们晚辈都要先给他老人家拜年。从记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亲、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几十里外的舅公(也就是父亲的舅父家)拜年。
记忆中的初一早晨总是笼罩着迷朦的轻雾,父亲带着我们一大帮人长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据祖母说,她的父亲,也就是父亲的外祖父是很有钱的地主,后来打牌全输了,幸亏如此后来才没有被化成地主富农。但是,她的父亲并不主张孩子们读书,虽然舅公贵为独子,但却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会我们,大约父亲会和他进行一些交流与沟通。舅婆据说年轻时是个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净清爽。舅婆对我们却很热情,满口的“儿呀,儿”的叫个不停。这是我们家那边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会这样亲昵地称呼我们,祖父母也不会这样称呼我们,他们只是喊我们的名字,有时候甚至是我的绰号“太阳”,或者很正规地“新梅大姐”。仅仅如此,我们都觉得舅婆非常和蔼。临走时,她还塞给我们每个小孩两毛钱的压岁钱,说是买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后来嫁到了甘肃,做了工人,是我们这个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粮的人,总给大姨婆寄药什么的,母亲总是羡慕极了。小的是儿子,我们叫表叔,却也是读书人,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娶的太太是极厉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尔也住到我们家。
细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总是最欢迎我们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儿,跟大姑姑一样大的年纪,长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机灵,大约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后来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个亲戚家的儿子,后来成为一个非常有钱的男人。大儿子二儿子却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儿秋芝则比我只大一岁。我还得称呼她“ 秋芝姨”。
那声势浩大的远来的亲戚,其实宣示了某种地位。村里人总是很羡慕小姨婆家有这么多亲戚。小姨婆总要招呼我们一顿年酒,想来对她那并不富裕的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可是,我们却浑然不觉,直到我自己独自一个人生活,发现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时才理解她那热情的可贵
一.活动名称
快乐的节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搜集资料,互相展示,使幼儿初步了解国内外各种节日的由来及趣闻。并能从年历上找出这一天。
2.通过共同制作绘画,增进幼儿共同创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合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各种节日的相关资料。
2.放大的年历表一张
3.全开图画纸、蜡笔、水粉颜料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年历上除周六周日以外用红色标记的数字,提出问题:
1.这些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要用红色标记?(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比较重大的节日,例如:五一、国庆、元旦、春节。)
2.除了这些节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节日呢?
二.师生共同展示各自搜集的资料。
1.讲述节日的由来趣事及庆祝活动的情形,引起幼儿对节日共同创作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年历上找出这一天,并做上标记。
3.欣赏有关该节日的各种图片及录像资料,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三.辅导幼儿以共同创作的方式绘画“快乐的节日”
1.创作形式有两种,一为分割式画法,将整张纸构图后再分割着色,然后组合在一起,或者是每组四人或六人分别在纸上分区作画,这两种方法均可采用,教师可任选其中一种方式。
2.分组后幼儿共同讨论作画内容及工作分配,分工合作完成。
四.作品展示
日记很简单,所谓日记就是每日所记。可以有题目,也可不写,主要是写上日期、天气情况、大事、有意义之事。也可以是流水帐。当然,关键是要记录重要的事件,以及当时的感慨、想法,体裁不限,记叙、散文、诗歌都可以,甚至一句话也不妨。 【写法】 日记顾名思义就是一日一记。那么日记是不是只能写当天的事呢?不是的。应该也可以写以前的事,如果单篇幅的日记,或是当天无事可写,或是以前发生的事未及时去写,都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经过回忆思考再写下来。写的内容不需要用很好的词组来修饰,这毕竟只是个人在一天内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来表达并保存下来。只要连贯,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创造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便已足够。 虽然日记不一定只写当天的事,还是当天的事当天写好。不要非把当天的事放到以后再去写。 日记的写法跟作文差不多,也要有中心,有重点,有条理,也可分段,语名要写得明白、通顺,书写要工整。不过日记比作文灵活得多,一篇日记最好是写一件你认为最重要、感触最深的事。当然记两三件事也可以,日记一般不要太长,几句话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必勉强凑数。写日记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勤于观察,善于分辨,及时记载。从表面上看,好像每天生活里处处有趣事。二是持之于恒,既然是日记,最好每天必写。写日记的形式要活泼一些,写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开始先写短一些,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你就会觉得越写越有意思。 【范文】 1月27日 天气 晴 星期日 前两天我生病了.记得那天晚上,妈妈突然醒来发现我烧得很热,就马上给我量体温,一量有40度.爸爸妈妈吓坏了,就连夜带我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妈妈马上领着我到小儿科,医生给我抽血化验,检查结果我得的是细菌性感染.医生给我开了些药,叫我到急诊去室打两瓶盐水.我在打针的时候很勇敢.那天一直打了四个多小时才打完,医生说明天还要继续打针. 到了家里,我听见妈妈在给外公打电话,外公又问我好点了吗 我说:"我好多了,你们不用担心." 一读到你的这次寒假写话,就感觉进步了许多,不仅将语句写通顺了,而且将事情的过程写得清楚了.看来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学得很好的,对吧。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构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过的过程。”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写作教学的规定。一个人语文素养到底如何从一篇文章便能略知一二。因此“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当中,不论是写作素材的选择、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是文章的立意及结构的处理,都会落入俗套。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生作文之前能对,确定主题,安排材料,使之条理化的过程,这就是作文构思了。有了清晰的构思,学生就知道了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条理清楚,逻辑性较强。反之,学生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样写不仅写作难度大,而且写出的文章一般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不过构思好像只是到中学作文时才会提到,小学生的作文教学里这样的专业术语是不能提的。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呢?你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的经验或做法?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QQ群12月7日在“星期五话题”话题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各位方家智慧的火花再次展现,旨在为一线老师找一条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之路,至于是否应当将小学生作文构思提升到理论高度,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主持人: 吴传燕(湖北省郧西县实验小学)
参加讨论的老师有:
罗义安(湖北)许黎明(江苏)薛万久(安徽) 傅建林(福建) 张文高(山东)张颖涛(安徽)梅志军(江苏)赵正江(江苏)魏明胜(甘肃) 黎 淼(湖南)李声智(湖北)陆云峰(江苏)李国兰(江苏)陈海燕(浙江)方西河(湖南)王晓峰(安徽)朱增明(浙江)王晓峰(安徽)罗 兴(江西)
杨卫东(江苏)高立斌(江苏)郑国喜(湖北)李艳红(山东)陶亚男(江苏)
梁玉玲(酒泉)韩国萍(山东)包丽星(福建)张景安(山东)马金鹏(安徽)
刘昌稳(湖南)陈志军(江苏)游加胜(广东)鲁海彬(江苏)李志远(西安)
魏国英(山西)(按出场的先后顺序排列)
小学生作文构思,你怎么看?
主持人:每每读到孩子上等佳作,都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绝,然后细品,就会发现一篇好的作文,无非是选材独到一些,立意独特一点,结构上有一种“独成小楼成一统”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这孩子在作文构思上下足了功夫。不过有许多的语文老师都认为,小学生作文谈构思有一些言之过早。但我认为身为老师的我们应当有前瞻性,可以不将专业术语与学生言明,但构思上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畅所欲言。以期对一线老师有一个指导性作用。
湖北 罗义安
作文需要构思,没有构思,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作文。但是,或许过度重视了构思,小学生才对作文没有兴趣,才不会作文。
安徽张颖涛
浅认为应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构思。应当选择培养学生的素材意识。在选择素材的平台上进行结构上的构思既是必要的,也是可操作的。
山东张文高
我理解的构思是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内容要求,然后按要求有条理的写出来。
江苏-许黎明
这个话题好是好。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个人以为:构思,要到初中才开始。构思,我认为,学生已经完成了取材、完成了立意的过程。也就是说,他知道了写什么?为什么要写?现在是要完成怎么写的问题,或者说是怎么呈现的问题。怎么呈现?是学生在大脑中进行创造、技术设计的过程。我觉得大家谈谈这些。也就是一个技术训练的探讨。
甘肃魏明胜
小学生作文的构思应当:一、要明确题目所要写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范围小一点;二、要教学生立意,也就是要表达的内容;三、就是选材方面。
作文结构构思,你的做法?
安徽阜阳薛万久
正因为这样,大家才更能把自己的认识自由的说出来。说到指导学生习作构思,不得不说作文训练是要有一个序列的,各段有各段的任务和重点:低段的“四素句”(如,谁﹢时间﹢地点﹢干什么)的把控与引导及童话系列的安排与落实。如,上海市宝山区江湾中心小学、宝山区教科室作文教改联合实验组在1989年2月-1990年1月进行的“小学二年级童话体作文教学”的尝试,实验全程分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故事开头来想像故事结局和模仿故事结构说写童话(三次);第二阶段:看画面说写童话(四次);第三阶段:童话续编和童话新编(二次);第四阶段:归纳情节提纲写童话(二次);第五阶段:用架桥法写童话(三次);第六阶段:听音响编写童话(二次);第七阶段:观察生活现象和命题写童话(二次)。
中段由句到段,段的训练得以加强。让学生关注生活,不拘一个动作,一次谈话,甚至对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对下雨前风起云涌的大胆想象的及时捕捉,似绘画中的“素描”,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到了高段,开头结尾,顺序安排等,要在篇章训练中要纷纷落实,以便让学生达到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当然,这一序列要求我们教师应宏观把握,心底有数,在引导学生往前每走一小步时最好都去关注一下学生当时的生活实际,提前预设学生会写什么,能写到什么程度,能否与课堂上刚刚获得的“法”接上轨,能否在训练中把心中沉睡的积淀唤醒,以便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
综上所述,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构思,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述,就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或指点下,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法’”。在这几个方面中,我感觉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永远是第一位的,相对来讲,“言之有序,言之有‘法’”可以慢慢来。即“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得多,这就好比做饭,只有材料备好了,才能考虑怎么做。至于做出来好不好吃,那是手艺的问题,另当别论。
主持人:好精彩的言论!听薛老师一番话收益颇多。欢迎各位方家就这个话题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江苏-许黎明
我举个例子:有学生给我提了个事情: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一颗牙快要掉了,然后就想拔掉,最后,他还是没拔掉。他想写一篇作文,请教我怎么写?有人能谈谈这个作文怎么指导学生构思吗?五年级的学生。
我和这个同学进行了一番交流:我问他,写拔牙这件事,你想说明什么呢?他说,想告诉大家自己的呀没拔成。原因是自己怕疼。我说,如果你告诉大家这些,大家以后也会怕疼,怕拔牙。他说,那我就告诉他们不要怕疼,不要害怕。
我又问他:你想告诉大家不怕疼,不害怕,那你认为如何能达到你的目的?他说,要说清楚我拔牙的过程,还要让大家感觉到我不怕疼。应该让大家知道我当时的心里。我告诉他:也就是说,在你的文章里,应该多呈现你拔牙的细节以及你当时的心里,是吧?他说是。
我说,那你就这样用笔讲给大家听听。他就去写了。这算是指导他完成了构思的过程。也就是完成了依据一个主题,使用材料,来呈现给大家的过程。构思,就是思维梳理的过程,表达渠道的问题。这个学生写了题为《勇敢的拔牙》。
写完之后,我批阅了,他得了“优”。事后,我问他,写作文难不难?他说难。我说难在哪里?他说不知道怎么写?我说,拔牙这篇作文难写吗?他说一开始难写,后来经我一说,写起来就不困难了。
由此,我以为,小学生的作文构思指导,不要复杂化,不要成人化,不要文学化。应该是儿童化。
另外,在帮助学生完成构思过程之前,必须完成取材和立意,也就是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才能考虑怎么写。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构思时,思维的诱导、梳理很重要。高年级的同学,交给他们列提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维疏导方式。他与限制学生思维不相干。
总之,无论是对于指导学生构思,还是帮助学生完成写作的全过程,不赞同读范例,仿模式。建议师生要充分的交流,思维诱导。同时,小学生的作文与初高中的作文是有区别的。老师不能盲目拔高,盲目让学生学习范例。应当好好学习一下《课程标准》,了解儿童建构心里。教学生作文,也是教学生做人。文如其人。千万不要教得更加不会写文章。那是害人!
江苏梅志军
文章结构的构思,我倒觉得这不是某一次习作应该做的事,而应该渗透于我们每一次的阅读教学中。刻意让学生在习作中强调结构,往往容易雷同
我给大家举一个教学案例吧。新学期开学,学校一位老师“例行公事”地让学生写一篇“寒假趣事”。全班共48名学生,14篇《打雪仗》,18篇《堆雪人》。老师在批改时兴趣索然,枯燥乏味,用他自己的话说“改到要吐了”。
这不算什么,更有甚者沿海的孩子会大言不惭地写道“我家住在山脚下”;身体硬朗的爷爷昨天还陪他一块儿逛街,今天他竟毫不手软“爷爷已离开人世一年了”;习作的开头结尾“程式化”更如完成填空一般,“在我的记忆时空里,许多事情如灿烂星星点缀其中。有一颗星星最为耀眼,它让我… …”“这件事虽然过去好长时间了,但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 …”
江苏 赵正江
以我最近所上的习作为例,苏教版三上。习作5是给动物朋友设计名片、习作6是文具介绍。给出的范文都是“自我介绍”。中间的《航天飞机》课后习题也有给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动物自我介绍有包括:名字 外形 本领 生活习性等 ;通过观察两篇范文,孩子们能感受到写这几个方面。我觉得就是在渗透构思。
湖南——黎淼
你见过一个班四五十人都喜欢吹泡泡的吗?我见过,在作文本上。
那是在邻校,我因有事顺便去坐坐,在一位老师的办公桌前,看着眼前几十个三年级孩子的作文本,不觉就手痒痒了,拿起一本就看起来,写着《吹泡泡》,首先说他喜欢吹泡泡,接着说用管子沾一点肥皂水,对这管孔吹,再说泡泡的样子很好看,五颜六色,列举了几种颜色,最后“我真喜欢吹泡泡”。大约写了一百八十字左右,我看了觉得这孩子的作文水平真的很高,简直没有破绽,顺序很清楚,事情很完整,谁敢对一个刚学作文的孩子写出这样的作文做批评呢!我怀着佩服的心理看第二篇,一看不得了,又是一篇《吹泡泡》,并且也是首先说喜欢吹泡泡,接着用管子沾一点肥皂水,说到颜色都是一样的,最后那句“我真喜欢吹泡泡”也没有二样;再看第三篇,还是一样,最后那句也是一样。第四篇,第五篇……我不敢看了,我敢打赌了,我赌后面的文章都是这样,并且开头和结尾都是“喜欢吹泡泡”。
初学写文章的孩子,拿一篇两篇文章做参考,仿写仿写,本无话可说,但是必须“我手写我口”,这么四五十人,难道就都喜欢吹泡泡,吹出的颜色就都是这一个样的?四五十个孩子中肯定有那么一个两个孩子不喜欢吹泡泡,或者吹出来的泡泡不是说的那些颜色,为什么不鼓励他们将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写出来呢?并且现在你教他们如何仿写,几年后,他们的写作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我也曾让高年级的孩子当堂写情境作文,这可苦了他们,一节课憋不出几个字,而八年级的作文也能抄袭到不知道更改一个字!(前几天我看了他们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现在孩子们的作文假大空齐全,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特色,这不与我们有很大的关系吗?前一阵子领导让我写一篇师德文章,我根据我在以前村小两年时间的所作所为写了一篇《村小两年》,领导看后说改一个题目,我请教他,他说改成《在平凡的岗位上寻求答案》,我的天啊,我该上央视了。为什么写作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呢?我好歹有一点倔,说不要改了,就用《村小两年》算了,我要寻求的这个答案就是说真话、内心想说的话。而我们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谁敢不听从老师范文的指导呢?孩子的失语恐怕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江苏梅志军
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范作“功不可没”。一、是我们教师的下水文的问题。当我们的老师在习作指导环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己的“下水文”,他的素材有可能没有童趣,失去时尚,僵化老化。如果我们的“下水文”永远是夏有捕鱼乐,冬有爱雪情,学校老师永远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家中老妈常常雨中送伞、深夜送我去看病……此时的“下水文”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八股文”。
二是市面上的一些《作文宝典》“玩转作文”“作文一本通”是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作文选》美丽而又虚妄的宣言。“作文选”们为了卖出好价钱,种类之多,分类之细,着实令人咂舌惊叹。它们或许期望用众多的“范作”领着学生找寻好作文创作的规律,让同龄人的作文带给学生阅读的兴趣、写作的榜样,为学生习作提供一个强大的“后援团”,补给学生的“语言表达”“素材积累”。殊不知,我们学生面对这些“范作”,只知赏读、摘抄、模仿,而不知反观自己的生活,不懂得举一反三、张扬自己的个性,最终还是落入依样画葫芦的“八股文”窠臼了。
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便会在范文件引领下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构思呢?
所以,管建刚老师提出“作后讲评”,提出“后作文时代”。至于文章结构的构思,我倒觉得这不是某一次习作应该做的事,而应该渗透于我们每一次的阅读教学中。不知大家如何看?
湖南——黎淼
我们的教材就有一篇冰心奶奶的《吹泡泡》,所以,孩子们吹的泡泡也是这样。
江苏 赵正江
这样指导学生作文,那我们全国的秋天保准也一个样,连外国的秋天也是这样的我深信,并坚信。
安徽张颖涛
这就需要我们在习作指导时“先抑后扬”,在习作前的口语交际中,学生想说的话,不要急于表达,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路,不能人云亦云,写起作文来千篇一律,于永正老师在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自然习得方法的。
甘肃魏明胜
范文最容易束缚禁锢学生的写作动机,先教学生自己写,最后点评较好,不然,就写出雷同作文,千篇一律,无创新,个性的作文。
江苏梅志军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张志公语),我们更要把这句话奉为经典“怎么去写一件事,应该由作者决定。这就是说,我们不必去模仿别人。我们念别人的作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为了照猫画虎地套别人的套子”(老舍语)
湖北 罗义安
随性而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不要为构思而构思。
广东游加胜
我一般也是喜欢学生文章随性而来,少一些约束。
福建 包丽星
虽然说让孩子随性作文,但是,孩子也应该要学会一定的构思,否则,经常离题万里,就应付不了考试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构思,而不是探讨要不要构思的问题。我希望能向老师们学习,因为这个问题自己也在一直探索中。
平常大家在阅读教学中,理清文章的脉络,不就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作者写作的思路吗?
比如说文章的结构,我就让学生明白,文章与人体一样,分为头身脚三个部分。头与脚应该要比身子小,头很重要,尽量做到开门见山。脚要站得正,站的稳。身子部分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要写得具体,丰满。这是最基本的结构。应是习作刚入门的孩子要知道的。虽然有点僵化,但是没有这样的训练,哪来以后灵活的构思?
再后来,就可以告诉学生,习作的段落还可以像自己的五个手指头,大拇指、小指都比较短,那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而中间的三个手指头都比较长,这就像我们文章的中间部分,可以用三段相对具体的文章来描写。首先要比较清楚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问题,就像建房子,先要建框架一样。
主持人
同意罗老师的观点,不为构思而构思。大力提倡并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负起来的责任,应担起来的义务。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作文!”所以如何指小学生作文构思还是需要老师有这方面的意识。
湖北李声智
小学生往往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我觉得关键是构思如何写好事情的细节。比如三年级习作中又一次是要求学生写我学会了……,我掌握了……,这样的文章要求写的动人、真实,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写好曲折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片段——寻找范文曲折点的经历——然后引导学生体验。
江苏陆云峰
“先临贴,再破贴”。就好比你写毛笔字,谁不是先从临帖开始的?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就是“临贴”。让阅读与习作对接。要等到习作课的时候才想起这些章法。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很重要,先得学会“临贴”。特别是结构上的构思先让学生从仿写开始。试想,许多人不都是在看了许多的文章、仿了许多的文章后才会自由写作的吗?因此对于学生习作,我们不能总想着创新,我们需要学生进行想像,但想像出来的东西应该基于生活。
我在上《哪吒脑海》,在质疑课题的时候,就会告诉这是事情的起因、这是事情的经过、这是事情的结果;教学《石榴》(三上)时候,引导孩子去概括石榴的生长过程,抽枝长叶开花结果,为以后的习作做好铺垫;苏教版三上有很多文章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在教学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多问问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关键词是什么?三上《石头书》,科普性的课文,除了正常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结构外,就是以人物的对话串联起经过,我就带着孩子去反复读人物的对话,明确告诉孩子:要想写好事情,让人物张口说话是多么的重要。再结合小练笔,孩子还是能一步一步精彩起来的。告诉孩子,就是这样文章才写得生动形象,我们才百读不厌。在不断地熏中,孩子的写事习作才能有样子。
没有说构思,又何尝不是在渗透构思呢?
一个不会走的孩子肯定不会跳。仿写作文就是教会学生走路。
山东 李艳红
对于文章构思,很多是学生在阅读课上习得的,习作指导课上一般很少涉及。习作指导一般针对的是学生习作的障碍处。
江苏陆云峰
我很欣赏王尚文先生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形式。应该在阅读教学时告诉孩子,“这儿写得具体”“这儿为什么写得具体”“这件事为什么写得简单”来体会别人作文时如何构思。
湖南岳阳方西河
当然。这是以大量阅读积累为构思的前提。
湖北郑国喜
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微型小学,让学生悟一下构思。如:虚实结合:虚,可结合看图或教师出示一两句对话让学生作文(文中必出现)各抒己见谈构思;实,结合学生生活一件事作文各抒己见话构思。
山东滨州张景安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读到内容,学习用内容写;读到方法用方法写;读到思想用思想写;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借鉴与模仿。读写结合要及时,并注意巩固。
安徽马金鹏
针对不同年段采取不同的手段:低段:模仿为主,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中段:可以老师帮助列提纲,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高段:放手让学生自主写生活作文.当然,无论哪个阶段,都不能忽视教材的功用,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寒假趣事教案、寒假趣事教案,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比萨好词好句,急∽ 披萨好,披萨秒,大家都来学披萨,好吃有健康 表示披萨很好吃的成语 1、珍馐美馔拼音:[zhēn xiū měi zhuàn]基本解释:珍贵而味道好的饮食,亦作“珍羞美味”。分开解释:①馐: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②馔...
介绍一个民间故事作文300字 介绍一个民间故事作文:狄青是宋朝的一员大将,他出身低微,脸上一直留着当士兵时刺下的符号。当时,仁宗皇帝说,你已经是朝廷大将了,可以把脸上的印记去掉。但狄青不肯,说是留着它可以激励土气!一次,狄青带大军出征侬智高...
形容婆婆非常好的句子哪些 1、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慈爱、无私奉献的长辈。作为儿媳的我,为今生能遇到这样一位,象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呵护自己的好婆婆感到幸运,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缘份,赐予我的福份啊!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甘愿做婆婆的儿媳妇。2、...
祝老夫妻幸福的话 祝福两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延年益寿!健康长寿!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有:东晋·陶渊明《饮酒》、魏·曹操《龟虽寿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鼓励员工风雨无阻的出勤的话语 迟到毁一生,早退穷三代,二者皆不沾,必成高富帅 风雨无阻下句是什么 风雨无阻是一个汉语成语,并无特定的上下句。风雨无阻意思是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比喻做事没有阻碍,畅通无阻。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
最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我有了个师傅。师傅是很优秀的,虽然只是三年级的。但是在作业帮比很多人混的都要好,粉丝就像脱缰的野马,速度只增不减。张三坐不住了,说:“不要看粉,要看实力!”其实啊,师傅也是很有实力的,每次审稿的排名都在前列。...
“天地浩大,任我倾注豪赌。江山沉浮,独独与你棋局满盘皆输。纵有万人举樽贺,我的杯却为你而空。秦时明月,唐风宋韵,都想拿来为你环佩叮咚。这锦绣河山,怎敌有你,百媚千红。”我是山海的君王鱼虾由四方赶来朝拜飞禽走兽皆慕名而来予我大海的蔚蓝与深山的...
老师,这个职业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真是又敬佩又敬畏,尤其是我们班的那一位老师,真让我们又爱又恨。他在上课时的那种威严,犹如古代的君主一般,而我们只是可怜的被“镇压”的份了。是不是觉得有点太夸张了呢?那就来听听我们的“血泪史”吧!班主任——秦始...
巨大的落地窗,将阳光布满这个小小的休息室,透明的玻璃茶几上,白色的棉花糖无规则地散落着,可又像一种字符。慵懒地坐在沙发上的你,背后是和煦的阳光,你被阳光紧紧包裹着。你扬起的嘴角,弯着的眼眸,桀骜不驯的白色头发,你比阳光更加刺眼;突然张开的双...
秦始皇,在下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之一,世人皆道他是个暴君,可是在下却不这么觉得。世人皆道呀,秦始皇残暴昏庸又无能,但,如果不修建长城,匈奴就会闯进来,杀光这里的百姓,到时候生灵涂炭,那又该如何?你说为什么他不去争召呢?因为他明白,没几个人会为国...
关IT英语的文章,英文1000字,10篇,谁 英文幽默故事:There was a guy who went into a shop to buy a parrot. There werethree parrots in the shop....
红岩好词好句 1.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2.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
儿科护士的感人事迹 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
励志的句子,经典励志句子 1.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