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抗战感人小故事

[投稿者:管春华 www.lebeitao.com]2021-05-07 15:42:53

抗日战争期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谢谢点赞

中国抗战中的感人故事

1931年,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了辽宁和吉林。

10月,日军准备进攻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黑龙江的5个地方旅在马占山将军的率领下,已经在齐齐哈尔南边的嫩江铁路桥一线构筑了工事,要与日军决一死战。

11月4日,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对中国守军发起攻击。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战“江桥抗战”拉开序幕。日本人很快被击退了。5日,日军从吉林,辽宁调来增援部队,再次发起进攻,又被守军击退。中国军队越战越勇,跃出战壕反击,日军伤亡惨重。

日本人做梦也没想到,战无不胜的皇军竟然败在了小小的黑龙江省防旅手下。

恰在这时,黑龙江气温 降,江河封冻,大雪盖地。日本人哪里想到11月的黑龙江回冷成这个样子?个个鼻涕老长,弯腰缩脖,纷纷病倒。更要命的是,那时日本钢盔还没有装垫衬,行军作战一出汗,钢盔就与头皮冻成一体。鬼子兵不晓得黑龙江冬天的厉害,摘不下钢盔就用热水浇,这一浇,头皮就跟着钢盔下来了。鬼子叫苦不迭:黑龙江的冬天大大的可怕。

第二师团团长多门二郎召开会议,说:“天气越来越冷,不能再拖了,一定要尽快的大下齐齐哈尔。”

鬼子集中了兵力,大举进犯。在日军强大的火力进攻下,黑龙江省防旅撤到最后一道防线三间房阵地。三间房之后就是齐齐哈尔,此后再也没有可以防守的位置了,黑龙江防军构筑工事,收缩之后,准备与日军决战。

日军第二师团主力也集结完毕,分派了任务。佐佐木三郎的联队负责进攻三间房火车站。

11月17日,战斗打响。佐佐木指挥着他的手下的鬼子兵,按计划冲向三间房火车站。中国守军的机枪响了,鬼子兵一个一个倒在雪地上。佐佐木看出,铁道边有两个碉堡,子弹冲那里射出来的。

大兴,昂昂溪,富拉尔基这几仗打下来,佐佐木已经对中国守军有了一些了解,他们英勇有余,但装备太差,碉堡也全是用砖头堆砌的,只要迫击炮瞄准了,少的一炮,多的几炮,基本解决了。

佐佐木命令停止进攻,叫来炮兵瞄准碉堡。日本炮兵几乎全是优等射手,只一炮就打在嗲报上。佐佐木抽出军刀。鬼子兵冲上去,可是,碉堡里的机枪又响了,鬼子兵又倒下一片,等烟雾散去,鬼子们才发现碉堡居然一点儿没有损坏。

佐佐木急忙喊来爆破专家池田少佐。池田一看,“啊”的一声,说道:“报告大佐,这是两个典型的德国式碉堡,是钢筋水泥的,迫击炮是没有用处的。”佐佐木问:“怎么办?别的部队都攻上去了,时间没有了!”

池田说:“我在外国留学时,专门研究过这种碉堡,这是最难对付的碉堡。这种碉堡后面的门是最弱的地方,只要皇军勇士绕到后面,将炸药包放到门上去,它就完蛋了。”

为了抢时间佐佐木一下子派出四组爆破组,日军的机枪,迫击炮一齐射向碉堡,掩护爆破组,可是,碉堡里还是顽强地射出子弹,将鬼子的爆破手送上了西天。

第三次派出的爆破手终于绕到碉堡后面,只听两声巨响,碉堡淹没在硝烟中,鬼子兵一跃而起,恃枪而上,可是,中国人的机枪又吐出火焰,鬼子兵这回死的更多。原来,虽然响了两声,但却只炸毁了一座碉堡,另一座依然完好无缺。

佐佐木气得一刀劈在树桩上,大骂池田是废物。池田也觉得奇怪。这样的碉堡,它的后门只是铁皮包的木门,是禁不起爆破的,莫非药量不够?又有5个鬼子兵绑好炸药包,在火力掩护下爬向那座碉堡,更巨烈的爆炸声响起,可是,那个碉堡还是没事。

三间房战斗进入尾声,黑龙江省防旅已经撤出战斗,向齐齐哈尔东北的草原转移。战场上除了零星的抢声,就只剩下这个碉堡还在射击着。

多门二郎大来电话,责问佐佐木为什么迟迟不能到达指定作战位置。佐佐木脱下外衣,提起一挺轻机枪,叫道:“所有的日本武士,为了天皇,冲!”

碉堡里的枪声已经弱了,时不时发出一个点伸,这说明里面的子弹不多了,当佐佐木与鬼子兵冲到一半的时候,只听碉堡里面“轰”的一声,是手榴弹的爆炸声——碉堡里面的人用手榴弹自杀了。

佐佐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跑到碉堡后面,他要侃侃到底为什么怎么也炸不开这个碉堡。可是只看了一眼,他就怔住了,这个碉堡根本就没有门!中国士兵进入碉堡后用水泥将自己封死在里面,除非用重炮,一般的炸药包是炸不开这样的门的,而看到这个门的日军爆破手全被里面的子弹大死了,后面的鬼子兵不知道实情,依然用炸药包去炸,自然是白费工夫。

佐佐木沉默了半晌,说:“这个碉堡,你们全看到了,里面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关东军司令部对碉堡事件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武士精神是针对所有英勇者的,虽然是敌人,也应该宣扬,多数人认为,宣传这样的事会助长中国人的反抗情绪。最后,司令部决定,以延误战机的罪名责令佐佐木联队所有官兵自杀谢罪,碉堡事件一直秘而不宣。

太平洋战争打了一年,日军完全处于下风。这时有人提出,也学学江桥战役中的中国人,进行自杀式防守。于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便修筑了许多“中国碉堡”。可是,这种碉堡终究还是无法抵抗美军的重型炸弹,一个一个化为石砾堆。此后日本人再也没有使用过“中国碉堡”,但美国人与日本人多知道了“中国碉堡”的故事,并为之震撼。

速抗日战争感动人的小故事,不要太长!

在抗日战争中,一位江姐式的女英雄,壮烈地牺牲在山东的土地上,她就是广东的陈若克。

陈若克原名陈玉兰,又名陈雪明,广东顺德人,191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个教馆行的小职员,母亲是个出身婢女的家庭妇女。从8岁起,她曾上过一年半的小学。父亲病故后,11岁起便同母亲一起进工厂做工。由于她斗争性强,厂方及一切不良分子都对她望而生畏,也赢得工人拥戴。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小广东,凶来兮咧!”于是,“小广东”的名字便在工人中广泛流传。

1936年8月23日,陈若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党支部负责人之一1937年,上海“八

抗战感人小故事 速抗日战争感动人的小故事,不要太长!

抗战时期的感人故事

1、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在《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里,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这里再做一些简述。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

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2、抗日英雄王小二

王小二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3、抗日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4、抗日英雄之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

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

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

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5、抗日英雄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

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抗日战争中的感人事迹

1、谢晋元 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

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上形容为“血肉磨坊”。由于中国部队战志高昂,见死不退,着实出乎日军意料之外。仅此一役,就已经打破了日本"三月亡华"的迷梦。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2、杨惠敏 女童子军冒死送国旗振奋全国人心

一位十七岁中国女童子军泅水游过苏州河,勇敢护送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壮举,振奋了整个上海战区和租界民气军心。

杨惠敏不仅是中国女童军的光荣,也是中国女青年的榜样。保家卫国不是一定要持刀持枪,一面小小国旗,足以振奋战场上的军心民气,而童子军精神,就是不居功、不怕死,完全是服务人群的仁爱牺牲精神。

3、高志航 首创空战大捷的空军战神

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立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力,歼灭刚刚培训成立的中国空军。事实上,日本空军当时根本不认为“年幼的”中国空军有任何的战斗力。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埔江上的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日军盛怒下立刻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斗机,企图一举消灭南京、上海地区之所有中国空军基地。

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长高志航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中国空军以六比零击落日机,首开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全国百姓从广播里知道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气。国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大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

4、张自忠 英烈千秋的中国陆军战神

他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战功,最后在日军的围歼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在数次序幕战中,战果最突出、最辉煌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这是自九一八以来,日军所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敌人自己也承认,是侵华以来所遭遇到的最大失败和耻辱。

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张自忠获中央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5、萨师俊 中山舰长与舰偕亡血染长江

中日海军敌强我弱战力悬殊,长江决战中多艘中国军舰采取自沈浅江方式阻敌前进,极其悲壮;中山舰长不图偷生,力战不退抱舰长埋江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首都南京陷落,日军恃其装备精良、兵种齐全、闪电战术的优势,企图以长驱之势,直取长江中游,次年即爆发武汉保卫战。

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日军迫近武汉,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海军总司令部命令萨师俊率中山舰担负运输任务。由于实力悬殊,中国军舰无法与日本海军进行正面作战,大多是在日机的攻击下被动应战,萨师俊也很清楚,中山舰在这样的形势下作战,人舰都很难幸免于难,因此,他也作好了与舰共存亡的准备。

中山舰沉没后的第二天,日军占领汉口,武昌、汉阳均相继沦陷。然而,中山舰孤军迎敌,萨师俊等官兵殉难于金口水域,表现出中国海军忠勇不屈的军风,永远在史页上熠熠生辉。

抗战感人小故事、抗战感人小故事,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