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李晓红感人的故事五十

[投稿者:庾清晖 www.lebeitao.com]2021-05-09 16:45:02

李晓红感人的故事

坚强的李晓红

4月16日,北京总队医院内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晓红,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那年,她年只有28岁。事情是这样的:

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病人,是个非典患者。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李晓红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在李晓红最后的日子里,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的她,考虑更多的依然是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如何战胜非典。她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在与非典病魔做着最后的抗争。

李晓红倒下了,倒在了人类抗击非典的征途上!李晓红的丈夫流着泪水告诉记者:“我妻在九泉之下是无悔的,她是为追寻人类的进步倒下的;她是为了救治他人而去的……”

王晶、李晓红的感人故事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现年32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王晶曾说过的话: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

28岁早逝的医师李晓红:“新的治疗方法在我身上试用”

中国青年报

谁也没有想到,她走得如此之快。4月16日,28岁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带着未竟的事业,永远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3月25日,李晓红所在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急诊转来的患者。对病人集体会诊前,科主任告诫身体不舒服的李晓红不要参加会诊了。

可会诊前,大伙还是在人群中发现了一身防护的李晓红。“我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比你们有思想准备,让我来吧!”她从同事手中夺过听诊器和血压表,开始为这名患者查口腔、听肺音、量血压。一阵忙活,她已大汗淋漓。大家劝她休息,她说:“我同这名患者有了接触史,你们上去会又多一份危险。”

李晓红哪里知道,此刻,病毒正绕过层层防护服,向她和她的战友们侵袭过来。

接下来是病例分析。已经答应休息的李晓红突然又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非典的资料和国家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早就关注非典疫情的她提出对这名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并建议“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激素早期介入”的治疗方案,得到全科同志一致认同。

李晓红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每天对病人查体、修改医嘱、制定治疗方案,与病人“零距离”接触。3月30日,李晓红突感不适,“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为了不让救治的病人惦记自己,影响养病,被隔离治疗的李晓红让战友封锁了消息她还反复告诫接管了自己病人的两名医生:“××患者肺部感染很重,要提前使用抗菌素;××心功能不全,要随时探视……”

这个时候,李晓红的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20%,肺功能本来就差,加上连续高热、饮食不佳,4月6日,李晓红病情加重,已不能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其他病人的治疗方案了,她用笔艰难地写道:我是一名医生,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我身上试用,我不怕,你们不要靠近我,一定要搞好防护。

4月16日下午3时30分,李晓红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眼睛。

5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李晓红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一天,武警北京总队党委决定给李晓红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参考资料:百度里的

李晓红的感人故事50字

李晓红的感人故事

我觉得李晓红热爱生命的故事令我很感动,因为李晓红不但医术好,而且很热爱生命。

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说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他休息几天。

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么能临阵逃脱呢?”我热爱自己的生命,我也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李晓红感人的故事五十 李晓红的感人故事50字

2003年李晓红的感人故事哪些

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二)

李晓红染上非典后,科室领导、同事以及家人无不为她的安危焦急、担忧,可李晓红却显得异常的镇定和安详。她不想因自己染病在同事和病人之间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对病人的救治。她说:“我是医生,懂得怎样照顾自己!”

4月6日这天,李晓红病情加重,连说话都十分困难,每说一句话都要喘好一阵儿。院里决定将她转院至条件较好的解放军302医院。李晓红得知后,艰难地说:“我年轻,免疫力好,还是先转比我更重的病人吧!”

后来,医院领导还是把李晓红送进302医院。然而,李晓红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院里决定让她丈夫留院陪护,她却执意不肯。她对丈夫说:“医院里眼下人手正紧,我已经躺下了,不能再拖累你,你应该回到你的岗位上去!”

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医师,李晓红心里始终装着病人。她曾为救治一名生命垂危的新战士,在病房守护7天7夜,直到病人脱离危险;她还凭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医术,使一位心脏停跳7次的地方患者转危为安。在她短暂的从医生涯中,那5面锦旗、20多封感谢信就是对她良好医德、医术的最好见证。就在她最需要亲情慰藉之时,她心中想的依然是病人。

(三)

在李晓红最后的日子里,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的她,考虑更多的依然是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如何战胜非典。她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在与非典病魔做着最后的抗争。

每当医生查房,她都尽可能把自己的临床症状、用药反应等体验讲给临床医生听,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并多次提醒医生:“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我是医生,我不怕。”她一直想着,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直到被报病危,无法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用笔艰难地在纸上写下对自己病情的体验和分析,哪怕是只能写下几个字。

4月16日黎明时分,非典病魔终于夺走了李晓红28岁的年轻生命。

李晓红倒下了,倒在了人类抗击非典的征途上!强忍失去妻子的悲痛,李晓红的丈夫流着泪水告诉记者:“我妻在九泉之下是无悔的,她是为追寻人类的进步倒下的;她是为了救治他人而去的……”

李晓红热爱生命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

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这是生命与疾病的抗争。在充满生命危险的病区里,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邓练贤,叶欣,王晶,丁秀兰,李晓红……闪光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对夫妇,以开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维持生计,他们有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

这天,又怀了孕的妻子跟着丈夫,带着孩子,送一批一年级的小学生去上学,到了校门口,妻子一只手拉着她自己的女儿,另一只手拉着一年级的学生,就在她带着孩子们过马路时,突然从坡上冲下一辆大卡车,快要撞着他们了。孩子们看呆了,她也看呆了,过了一会儿,她清醒过来,用尽力气把那群一年级的学生推开了,正当她打算推开女儿时,惨剧发生了,卡车撞上来了,停车的丈夫闻声赶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妻子,女儿都倒在地上,他急忙上前把妻子扶起,再去扶小女儿时,她已经昏迷不醒了。

最终,当丈夫得知:小女儿因肋肋骨折穿刺心脏而离他们远去时,他已悲痛欲绝。但在此时此刻,妻子更让他担心:由于强烈撞击,妻子肚里的孩子也有可能随他只有六岁的姐姐远去。这一场悲剧使他家破人亡。他极力不让妻子知道女儿以上天堂,以保持她的心情平静。但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妻子在不久后就知道了,索性,经医院全力抢救,妻子终于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虽然,她失去了一个女儿,但那些被她救下的孩子纷纷在父母的带领下,认她为干娘,因此,她成了五六个孩子的“妈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来吧!让我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吧!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李晓红感人的故事五十、李晓红感人的故事五十,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