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台湾与大陆的感人故事

[投稿者:公羊弘大 www.lebeitao.com]2021-08-01 16:36:04

台湾大陆感人故事(急)

1999年9月20日,早晨的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但晨风中似乎已经飘来甜丝丝的气息。他,钱畅,这个才刚满18岁的年轻人,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他患了严重的白血病,他的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面临着凋零的危险。唯有移植骨髓,才能使这朵垂危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绚丽的光彩。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这样的骨髓,在没有亲缘关系的十万个人里,大概才能找到一个。但是,钱畅是幸运的,几经辗转,这样的骨髓终于找到了,就在一位台湾青年的身上。

1999年9月21日,一场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台湾大地人在余震的摇晃中。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中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台湾青年,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把他的骨髓抽出来。

余震不断,这个青年依然神清气定。他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伤。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无恙,没有人能够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变,有一名叫钱畅的青年,正怀着十万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满满的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是枕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也许,此时此刻,大家都应该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识都教人们这样做。但是利博士庄严的站着,青年人静静的躺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经过10几个小时奔波,李博士带着骨髓,赶往杭州市,连夜为钱畅作了移植手术。最后,钱畅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钱畅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也不会见面,但是,能不能见面并不重要,因为两岸的骨肉同胞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会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会熄灭。

中国与台湾的感人故事

辽宁为台湾同胞提供骨髓。

台湾与大陆友好交流的感人事迹

没有那么好的文笔,只好把”扬子晚报”的报导摘录整理给你,

①2001年6月一场紧张而激动的“生命20小时”两岸拯救陈霞活动。由于骨髓移植手术从提取到输入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21岁的陈霞与死神搏斗与时间赛跑。救命的骨髓,辗转台北、香港、北京的生命骨髓,历经20个小时,终于成功输入陈霞体内,让人为陈霞的新生欢呼不已。

②2007年7月,苏州妈妈杭彬也用自己的骨髓成功帮助16岁的台湾女孩荣荣重获新生。从杭彬启程赴北京捐献骨髓,到最后骨髓运抵台湾输入荣荣体内,本报一连发了10篇连续报道,对该事件进行了重点关注。图为2007年7月15日本报关于杭彬进京捐髓的报道版面。

③2010年10月24日,江苏广电总台与凤凰卫视、东森电视台以及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骨髓库、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联手 推出“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活动邀请到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12对骨髓捐受双方真情相见,两岸三地知名爱心人士也来 到现场,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康辉、凤凰台吴小莉、东森电视台王佳婉等担纲现场主持。据悉,这是中华骨髓事业十年进程中,两岸三地举办的首次骨髓捐受者正 式见面活动。这12对素未谋面却血脉相连的“亲人”,参加了首次举办的两岸三地捐受者正式见面活动,其中捐受者全部来自大陆的有6对,捐受者有一方来自台湾的有4对。

台湾与大陆的感人故事 台湾与大陆友好交流的感人事迹

台湾人与大陆人体现亲情的小故事

赤子情怀顾热土 碧血丹心颂朝阳——台湾知名学者陈大络情系祖国五顾朝阳的故事

“林海雪原歌尚志,白山黑水颂英雄”。这是台湾知名学者、教育家,台湾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学者第一人——陈大络先生,在第五次来到辽宁朝阳时,于赵尚志纪念馆落成前应邀留下的珍贵墨宝之一,字里行间浸润着一位老台胞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在1949年去了台湾,去了台湾后仍然念念不忘祖国。在于右任临终前,拖着生病的身躯,写下临终诗《望大陆》,诗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台湾思念大陆的小故事

1949年到台湾的人,带去了很多故事,而那一代也已凋零。

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後,这些思念也慢慢弭平了。

以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为例,中间搜集了很多的材料。

或者找寻1949-1987年之间的文学作品,也有极多的叙述。

1987年之後,若还有“思念”,多半是建立在两岸新关系和新血缘上的故事。

此後年轻人若未出现於“需要思念大陆”的时代,亦无相关缘份,则无法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供参。

台湾与大陆的感人故事、台湾与大陆的感人故事,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