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绝境的选择——
英勇顽强团结互助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高山病防治专家李素芝:
常人每天所需热量为2000大卡,野营、行军等重体力劳动,日消耗热量3200至4200大卡。一个常人在不补充食物的情况下,在海拔4000米以上、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雪地里通常只能存活12小时。
梁波带着3名战士向哨所急行。他们4人分两组,杜江南在前面10米处开路,梁波同杨恒升、赵勇在后面跟进。突然,只听“咔嚓”一声,杜江南脚下的冰层破裂,身子随即陷进积雪中。
“快,杜江南掉进雪窟窿里了!”梁波立即指挥大家救人。
积雪下的树枝划破了战士们的双手,刨出的雪被鲜血染红。冷、痛、饿……各种困苦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战士们的身体。忍耐、坚持!20多分钟后,大家终于将杜江南拉出雪窟。杜江南手臂、头部被划破,额头上的鲜血不住往外流,浑身不停地打颤。
夜黑风高,险情四伏。战士们走出约1000米,又是“咔嚓”一声。
“副班长!”走在梁波身后的杨恒升见梁波滑进冰河,失声大叫。
“快,接人桥。”战士们趴在刺骨的雪地上依次抱着对方的腿,将梁波慢慢从冰河里拉上岸。
上岸后的梁波衣服顿成“冰甲”,鞋子也掉了,不住地打着寒颤。
饥寒交迫,伤势加重,行走困难。走着走着,梁波双眼开始模糊,双腿渐渐不听使唤。他对大家说:“我可能不行了,你们快往前走,好叫人救班长他们,不然一个人也走不出。” “副班长,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抛下你。”杨恒升哭着硬背起梁波,艰难地往前挪动。其实,杨恒升的腿已在雪崩中受了伤。
在艰难的行进中,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突然,杨恒升眼前一黑,和梁波一起栽倒在雪地上。
“只有尽快报信,才能营救战友!”杜江南、赵勇奋力前进。刚走出1公里左右,腿部和面部受伤的赵勇也昏倒在雪地上。
杜江南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定要火速把信息传递出去!他用手捂住伤口,爬一段,滚一段,连滚带爬地向哨所行进。
23时30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生死行程,满脸是血的杜江南终于将战士遭遇雪崩的情况报告给上级。
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营救。很快,梁波、杨恒升、赵勇3人获救,但没能发现其他3名战士的踪迹。
战士生命重如山。军委首长、成都军区及西藏军区领导十分关心失踪战士安危,多次指示采取非常手段开展营救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紧急起用直升机飞往西藏边防搜救。同时,团里派出搜救小组利用晚上气温低、积雪硬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前推进,实施地毯式搜索。
3名战士终于被找到了,但他们已永远和雪山融在了一起。
1、昆木加哨所官兵和18号界碑的故事
雪厚雾浓风沙大的巡逻路险象环生,但哨所官兵始终坚守着边防军人“宁丢自己一条命,不丢祖国一寸土”的誓言。
在王建飞的军旅生涯中,18号界碑去过很多次,每一次巡逻都有不同的体验,有顺利的,也有惊险的。“路上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我们时刻谨记边防军人职责,绝不后退!”
2、边防战士陈永国
19岁参军入伍,32岁仍在军营。
13年来,陈永国已成为边防连队离不开的“巡逻王”“活地图”,新兵们敬爱的“老班长”“老大哥”。
无论哪一种身份,陈永国都已想好了未来的路。
“只要祖国需要,只要部队需要,我就一直坚守在祖国边疆!”陈永国坚定地说。
13年来,陈永国时刻如同一把锋利的刀,随时准备着战斗,而这利刃的锻造者,是军营,是战友,更是他自己。
3、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边防连驻守祖国东极黑瞎子岛,那里是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
2008年10月14日,五星红旗在这里冉冉升起,俄罗斯国旗缓缓降下。
78名官兵在无路无水无房无电的困境下,扎根荒岛、战天斗地,创造了“胸怀全局、听从指挥、排除万难、主动作为、尊重科学、争创一流”的登岛接防精神。“
黑瞎子岛虽小,却饱含中华民族百年屈辱;黑瞎子岛很大,因为她承载了13亿中国人的期盼。”在黑瞎子岛界桩揭幕仪式原址前,官兵在国旗上签名,铭记奋斗足迹。
4、不让南沙丢失一寸
大海天水一色,惊涛拍打礁盘。在南海星罗棋布的岛礁上,驻扎着一支英雄部队,他们被誉为“南沙卫士”。
这里地处祖国的最南端,远离大陆1000多公里,常年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环境艰苦,曾一度被称为“海上生命禁区”。
进驻南沙近30多年来,南沙卫士们吃苦不言苦,不论驻守条件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如一地用牺牲和奉献捍卫着国家的主权。
5、守护北极牢记嘱托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二连驻守祖国黑龙江北极村,驻地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2.3摄氏度。多年来,官兵战严寒、斗风雪,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
2012年军事考核前夕,连队江苏籍战士吕光华,因患感冒身体非常虚弱。可就在考核那天,当他看到连队那面“艰苦奋斗模范连”的旗帜和战友奋勇拼搏的画面时,他坚持抱病参赛,最终顺利通过考核。
他说:“在北极当兵,始终有一种精神让自己充满斗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为祖国守边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边防战士陈永国:“祖国需要,我就一直坚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昆木加哨所边防官兵和18号界碑的故事:一条不寻常的风
解放军报《云中的哨所》------------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人生总是要面临许多选择,生死关头的高尚取舍最能折射出心灵之光。——题记
这是发生在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六班驻守詹娘舍哨所的战士们,在雪崩袭来、生命危险时,表现出英勇顽强、团结互助的精神,生动再现了当代边防军人的高尚品德。
6月13日,成都军区在拉萨举行命名大会,授予六班“英勇顽强团结互助模范班”荣誉称号。
面对雪崩的选择——
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
西藏亚东县气象局局长加穷:
今年2月以来,亚东县境内连降大雪,詹娘舍哨所山口一线积雪厚达2至4米,凹地积雪最深处厚达40至60米,风力达10级以上,百年不遇,史所罕见。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詹娘舍哨所官兵一直过着夏天吃雨水、冬天吃雪水的生活。
3月2日,卫生员王鑫和战士于辉吃过午饭,背着背囊到距哨所15米左右的地方背雪回来化水。在近80度的陡坡上,两人将一锹锹积雪往背囊里放。
13时30分,一声闷响,划破了詹娘舍哨所上空的宁静。于辉脚下的积雪突然崩塌,连人带锹被卷入300米深的悬崖。
“班长,于辉掉下悬崖了!”王鑫气喘吁吁地跑回哨所向班长靖磊磊报告。
“快!值班员留下,其余同志跟我来!”靖磊磊当机立断,带领副班长梁波、战士杜江南、杨恒升、赵勇及卫生员王鑫迅速下山救战友。
由于下山通道被积雪覆盖,靖磊磊坐着铲雪用的铁锹迅速滑下山崖。找到于辉,靖磊磊将他抱在怀里,一边呼喊他的名字,一边掐他的“人中”。大约30分钟后,于辉终于醒了过来。
寒风呼啸,乌云翻滚。“快走,要打雷了。”靖磊磊说完,将背包绳系在自己腰上,背上陷入半昏迷状态的于辉,指挥大家撤回哨所。
向哨所攀登的“路”,是一个80度左右的陡坡。杨恒升拿着铁锹边往上爬边铲雪开路,副班长梁波带着杜江南、赵勇边走边将脚下的积雪用劲踩实。前面的战士每上一步,就将靖班长腰上的背包绳往上拖一步。走在最后的王鑫双手插进积雪中,用头紧紧顶住班长背上的于辉。
当战士们爬到距离哨所约100米远时,杨恒升发现上方积雪裂出一条巨大的弧线。“班长,可能又要发生雪崩!”杨恒升的话音刚落,积雪突然崩塌,战士们再次被卷下山崖。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个醒来的靖磊磊带着剧痛刚坐起身,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他用力支撑起身体爬过去将其他战士一一摇醒,并将赵勇和于辉从积雪中刨出。
此时,于辉已重度昏迷,其余战士都不同程度受伤。
眼看大家伤势太重,雪深坡陡,加之天色渐暗。靖磊磊当即决定:“我留下照顾于辉,你们赶快绕道返回哨所报告团里,请求派人来营救。”
“我是卫生员,我留下,你们快走!”王鑫恳求。
“班长,要走一起走,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另几名战士说。
在生死抉择面前,战士们表现出了边防军人高尚的情怀。
靖磊磊命令:“我和卫生员留下照顾于辉,你们就是爬也要爬出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然后请人来营救!”
山风呼啸,雾气升腾。梁波等4人爬上一个山梁,回头望去,只见靖磊磊和王鑫在冰雪地上将于辉搂在怀里,焦急地向他们打着“快走”的手势。
夺眶而出的泪水,在4名战士脸上凝成了冰花。
面对绝境的选择——
英勇顽强团结互助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高山病防治专家李素芝:
常人每天所需热量为2000大卡,野营、行军等重体力劳动,日消耗热量3200至4200大卡。一个常人在不补充食物的情况下,在海拔4000米以上、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雪地里通常只能存活12小时。
梁波带着3名战士向哨所急行。他们4人分两组,杜江南在前面10米处开路,梁波同杨恒升、赵勇在后面跟进。突然,只听“咔嚓”一声,杜江南脚下的冰层破裂,身子随即陷进积雪中。
“快,杜江南掉进雪窟窿里了!”梁波立即指挥大家救人。
积雪下的树枝划破了战士们的双手,刨出的雪被鲜血染红。冷、痛、饿……各种困苦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战士们的身体。忍耐、坚持!20多分钟后,大家终于将杜江南拉出雪窟。杜江南手臂、头部被划破,额头上的鲜血不住往外流,浑身不停地打颤。
夜黑风高,险情四伏。战士们走出约1000米,又是“咔嚓”一声。
“副班长!”走在梁波身后的杨恒升见梁波滑进冰河,失声大叫。
“快,接人桥。”战士们趴在刺骨的雪地上依次抱着对方的腿,将梁波慢慢从冰河里拉上岸。
上岸后的梁波衣服顿成“冰甲”,鞋子也掉了,不住地打着寒颤。
饥寒交迫,伤势加重,行走困难。走着走着,梁波双眼开始模糊,双腿渐渐不听使唤。他对大家说:“我可能不行了,你们快往前走,好叫人救班长他们,不然一个人也走不出。”
“副班长,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抛下你。”杨恒升哭着硬背起梁波,艰难地往前挪动。其实,杨恒升的腿已在雪崩中受了伤。
在艰难的行进中,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突然,杨恒升眼前一黑,和梁波一起栽倒在雪地上。
“只有尽快报信,才能营救战友!”杜江南、赵勇奋力前进。刚走出1公里左右,腿部和面部受伤的赵勇也昏倒在雪地上。
杜江南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定要火速把信息传递出去!他用手捂住伤口,爬一段,滚一段,连滚带爬地向哨所行进。
23时30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生死行程,满脸是血的杜江南终于将战士遭遇雪崩的情况报告给上级。
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营救。很快,梁波、杨恒升、赵勇3人获救,但没能发现其他3名战士的踪迹。
战士生命重如山。军委首长、成都军区及西藏军区领导十分关心失踪战士安危,多次指示采取非常手段开展营救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紧急起用直升机飞往西藏边防搜救。同时,团里派出搜救小组利用晚上气温低、积雪硬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前推进,实施地毯式搜索。
3名战士终于被找到了,但他们已永远和雪山融在了一起。
面对艰苦的选择——
云中孤岛无私奉献
西藏军区边防处处长李军安:
海拔4655米的詹娘舍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段,面积40平方米,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为雪季,6至9月为雨季,1至6月为雷电多发期,气温10℃至-30℃。
3月12日,就在3名战士牺牲后的第10天,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播放了反映詹娘舍哨所官兵生活的电视片《云中的哨所》。半个小时的电视片,再现了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烈士王鑫的母亲直到节目结束还在擦眼泪:“没想到娃儿在那么苦的地方当兵,每次打电话却说一切都好。”
人称“云中孤岛”的詹娘舍哨所,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哨所缺水,战士们夏天接雨水,冬天取冰雪化水。这两类水都缺少矿物质,常年饮用会脱头发、凹指甲。为增加矿物质含量,战士们在水缸里放上各种石头。为节约用水,早上一盆水众人洗脸,晚上加热一起洗脚。
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刮风时间超过300天,风力均在六级以上。每年,哨所战士走下雪山,回到亚东县城,不用开口,人们都知道他们是詹娘舍哨所的兵——因为严重缺氧和强紫外线长期照射,他们有着紫黑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肿胀的手、下陷成小汤匙状的指甲,那是詹娘舍留给他们的印记。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边防官兵所向往的。30年来,每一个上詹娘舍哨所的官兵都是自己主动申请的。
在一些同龄人尽情享受现代生活时,哨所官兵心甘情愿地挤在2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里,在雪山之巅为祖国站岗放哨,接受大自然残酷的锤炼……
詹娘舍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让官兵无怨无悔爱着她?
是中国军人为国戍边的使命感。梁波告诉记者:在詹娘舍哨所站岗放哨,最能体会什么叫国境线,什么是国家主权,最能真切感受到作为雪域卫士的光荣和自豪。
是到艰苦环境中接受锻炼的进取心。赵勇告诉记者:人活着,就要有追求。当兵戍边,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能吃下詹娘舍哨所的苦,可以直面任何困境,接受所有挑战。
是战友间雪一般纯洁的兄弟情。杨恒升告诉记者:今年1月,靖磊磊收拾好行囊正准备回家完婚,得知老班长王国昌的姐姐患尿毒症须换肾,家里让他马上回去以备不测,他当即决定再次推迟婚期,把休假机会让给了老班长,没想到他和未婚妻竟再也不能完婚。今年春节,哨所官兵全部病倒,所有的药都吃光了,靖磊磊挣扎着起来给大家熬了一锅辣椒汤。
其实,记者知道,战士们有句话没有说出口:哨所是很艰苦,可再艰苦也得要人去守。我不吃苦,就意味着别的战友要去吃苦,所以宁可把苦留给自己。更何况,为祖国守边防,苦中有乐,苦中有光荣。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平凡,而又伟大。

解放军报《云中的哨所》------------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人生总是要面临许多选择,生死关头的高尚取舍最能折射出心灵之光。——题记
这是发生在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六班驻守詹娘舍哨所的战士们,在雪崩袭来、生命危险时,表现出英勇顽强、团结互助的精神,生动再现了当代边防军人的高尚品德。
6月13日,成都军区在拉萨举行命名大会,授予六班“英勇顽强团结互助模范班”荣誉称号。
面对雪崩的选择——
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
西藏亚东县气象局局长加穷:
今年2月以来,亚东县境内连降大雪,詹娘舍哨所山口一线积雪厚达2至4米,凹地积雪最深处厚达40至60米,风力达10级以上,百年不遇,史所罕见。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詹娘舍哨所官兵一直过着夏天吃雨水、冬天吃雪水的生活。
3月2日,卫生员王鑫和战士于辉吃过午饭,背着背囊到距哨所15米左右的地方背雪回来化水。在近80度的陡坡上,两人将一锹锹积雪往背囊里放。
13时30分,一声闷响,划破了詹娘舍哨所上空的宁静。于辉脚下的积雪突然崩塌,连人带锹被卷入300米深的悬崖。
“班长,于辉掉下悬崖了!”王鑫气喘吁吁地跑回哨所向班长靖磊磊报告。
“快!值班员留下,其余同志跟我来!”靖磊磊当机立断,带领副班长梁波、战士杜江南、杨恒升、赵勇及卫生员王鑫迅速下山救战友。
由于下山通道被积雪覆盖,靖磊磊坐着铲雪用的铁锹迅速滑下山崖。找到于辉,靖磊磊将他抱在怀里,一边呼喊他的名字,一边掐他的“人中”。大约30分钟后,于辉终于醒了过来。
寒风呼啸,乌云翻滚。“快走,要打雷了。”靖磊磊说完,将背包绳系在自己腰上,背上陷入半昏迷状态的于辉,指挥大家撤回哨所。
向哨所攀登的“路”,是一个80度左右的陡坡。杨恒升拿着铁锹边往上爬边铲雪开路,副班长梁波带着杜江南、赵勇边走边将脚下的积雪用劲踩实。前面的战士每上一步,就将靖班长腰上的背包绳往上拖一步。走在最后的王鑫双手插进积雪中,用头紧紧顶住班长背上的于辉。
当战士们爬到距离哨所约100米远时,杨恒升发现上方积雪裂出一条巨大的弧线。“班长,可能又要发生雪崩!”杨恒升的话音刚落,积雪突然崩塌,战士们再次被卷下山崖。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个醒来的靖磊磊带着剧痛刚坐起身,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他用力支撑起身体爬过去将其他战士一一摇醒,并将赵勇和于辉从积雪中刨出。
此时,于辉已重度昏迷,其余战士都不同程度受伤。
眼看大家伤势太重,雪深坡陡,加之天色渐暗。靖磊磊当即决定:“我留下照顾于辉,你们赶快绕道返回哨所报告团里,请求派人来营救。”
“我是卫生员,我留下,你们快走!”王鑫恳求。
“班长,要走一起走,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另几名战士说。
在生死抉择面前,战士们表现出了边防军人高尚的情怀。
靖磊磊命令:“我和卫生员留下照顾于辉,你们就是爬也要爬出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然后请人来营救!”
山风呼啸,雾气升腾。梁波等4人爬上一个山梁,回头望去,只见靖磊磊和王鑫在冰雪地上将于辉搂在怀里,焦急地向他们打着“快走”的手势。
夺眶而出的泪水,在4名战士脸上凝成了冰花。
面对绝境的选择——
英勇顽强团结互助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高山病防治专家李素芝:
常人每天所需热量为2000大卡,野营、行军等重体力劳动,日消耗热量3200至4200大卡。一个常人在不补充食物的情况下,在海拔4000米以上、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雪地里通常只能存活12小时。
梁波带着3名战士向哨所急行。他们4人分两组,杜江南在前面10米处开路,梁波同杨恒升、赵勇在后面跟进。突然,只听“咔嚓”一声,杜江南脚下的冰层破裂,身子随即陷进积雪中。
“快,杜江南掉进雪窟窿里了!”梁波立即指挥大家救人。
积雪下的树枝划破了战士们的双手,刨出的雪被鲜血染红。冷、痛、饿……各种困苦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战士们的身体。忍耐、坚持!20多分钟后,大家终于将杜江南拉出雪窟。杜江南手臂、头部被划破,额头上的鲜血不住往外流,浑身不停地打颤。
夜黑风高,险情四伏。战士们走出约1000米,又是“咔嚓”一声。
“副班长!”走在梁波身后的杨恒升见梁波滑进冰河,失声大叫。
“快,接人桥。”战士们趴在刺骨的雪地上依次抱着对方的腿,将梁波慢慢从冰河里拉上岸。
上岸后的梁波衣服顿成“冰甲”,鞋子也掉了,不住地打着寒颤。
饥寒交迫,伤势加重,行走困难。走着走着,梁波双眼开始模糊,双腿渐渐不听使唤。他对大家说:“我可能不行了,你们快往前走,好叫人救班长他们,不然一个人也走不出。”
“副班长,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抛下你。”杨恒升哭着硬背起梁波,艰难地往前挪动。其实,杨恒升的腿已在雪崩中受了伤。
在艰难的行进中,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突然,杨恒升眼前一黑,和梁波一起栽倒在雪地上。
“只有尽快报信,才能营救战友!”杜江南、赵勇奋力前进。刚走出1公里左右,腿部和面部受伤的赵勇也昏倒在雪地上。
杜江南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定要火速把信息传递出去!他用手捂住伤口,爬一段,滚一段,连滚带爬地向哨所行进。
23时30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生死行程,满脸是血的杜江南终于将战士遭遇雪崩的情况报告给上级。
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营救。很快,梁波、杨恒升、赵勇3人获救,但没能发现其他3名战士的踪迹。
战士生命重如山。军委首长、成都军区及西藏军区领导十分关心失踪战士安危,多次指示采取非常手段开展营救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紧急起用直升机飞往西藏边防搜救。同时,团里派出搜救小组利用晚上气温低、积雪硬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前推进,实施地毯式搜索。
3名战士终于被找到了,但他们已永远和雪山融在了一起。
面对艰苦的选择——
云中孤岛无私奉献
西藏军区边防处处长李军安:
海拔4655米的詹娘舍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段,面积40平方米,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为雪季,6至9月为雨季,1至6月为雷电多发期,气温10℃至-30℃。
3月12日,就在3名战士牺牲后的第10天,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播放了反映詹娘舍哨所官兵生活的电视片《云中的哨所》。半个小时的电视片,再现了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烈士王鑫的母亲直到节目结束还在擦眼泪:“没想到娃儿在那么苦的地方当兵,每次打电话却说一切都好。”
人称“云中孤岛”的詹娘舍哨所,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哨所缺水,战士们夏天接雨水,冬天取冰雪化水。这两类水都缺少矿物质,常年饮用会脱头发、凹指甲。为增加矿物质含量,战士们在水缸里放上各种石头。为节约用水,早上一盆水众人洗脸,晚上加热一起洗脚。
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刮风时间超过300天,风力均在六级以上。每年,哨所战士走下雪山,回到亚东县城,不用开口,人们都知道他们是詹娘舍哨所的兵——因为严重缺氧和强紫外线长期照射,他们有着紫黑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肿胀的手、下陷成小汤匙状的指甲,那是詹娘舍留给他们的印记。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边防官兵所向往的。30年来,每一个上詹娘舍哨所的官兵都是自己主动申请的。
在一些同龄人尽情享受现代生活时,哨所官兵心甘情愿地挤在2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里,在雪山之巅为祖国站岗放哨,接受大自然残酷的锤炼……
詹娘舍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让官兵无怨无悔爱着她?
是中国军人为国戍边的使命感。梁波告诉记者:在詹娘舍哨所站岗放哨,最能体会什么叫国境线,什么是国家主权,最能真切感受到作为雪域卫士的光荣和自豪。
是到艰苦环境中接受锻炼的进取心。赵勇告诉记者:人活着,就要有追求。当兵戍边,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能吃下詹娘舍哨所的苦,可以直面任何困境,接受所有挑战。
是战友间雪一般纯洁的兄弟情。杨恒升告诉记者:今年1月,靖磊磊收拾好行囊正准备回家完婚,得知老班长王国昌的姐姐患尿毒症须换肾,家里让他马上回去以备不测,他当即决定再次推迟婚期,把休假机会让给了老班长,没想到他和未婚妻竟再也不能完婚。今年春节,哨所官兵全部病倒,所有的药都吃光了,靖磊磊挣扎着起来给大家熬了一锅辣椒汤。
其实,记者知道,战士们有句话没有说出口:哨所是很艰苦,可再艰苦也得要人去守。我不吃苦,就意味着别的战友要去吃苦,所以宁可把苦留给自己。更何况,为祖国守边防,苦中有乐,苦中有光荣。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平凡,而又伟大。
边防战士感人故事家书、边防战士感人故事家书,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比萨好词好句,急∽ 披萨好,披萨秒,大家都来学披萨,好吃有健康 表示披萨很好吃的成语 1、珍馐美馔拼音:[zhēn xiū měi zhuàn]基本解释:珍贵而味道好的饮食,亦作“珍羞美味”。分开解释:①馐: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②馔...
介绍一个民间故事作文300字 介绍一个民间故事作文:狄青是宋朝的一员大将,他出身低微,脸上一直留着当士兵时刺下的符号。当时,仁宗皇帝说,你已经是朝廷大将了,可以把脸上的印记去掉。但狄青不肯,说是留着它可以激励土气!一次,狄青带大军出征侬智高...
形容婆婆非常好的句子哪些 1、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慈爱、无私奉献的长辈。作为儿媳的我,为今生能遇到这样一位,象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呵护自己的好婆婆感到幸运,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缘份,赐予我的福份啊!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甘愿做婆婆的儿媳妇。2、...
祝老夫妻幸福的话 祝福两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延年益寿!健康长寿!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有:东晋·陶渊明《饮酒》、魏·曹操《龟虽寿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鼓励员工风雨无阻的出勤的话语 迟到毁一生,早退穷三代,二者皆不沾,必成高富帅 风雨无阻下句是什么 风雨无阻是一个汉语成语,并无特定的上下句。风雨无阻意思是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比喻做事没有阻碍,畅通无阻。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
最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我有了个师傅。师傅是很优秀的,虽然只是三年级的。但是在作业帮比很多人混的都要好,粉丝就像脱缰的野马,速度只增不减。张三坐不住了,说:“不要看粉,要看实力!”其实啊,师傅也是很有实力的,每次审稿的排名都在前列。...
“天地浩大,任我倾注豪赌。江山沉浮,独独与你棋局满盘皆输。纵有万人举樽贺,我的杯却为你而空。秦时明月,唐风宋韵,都想拿来为你环佩叮咚。这锦绣河山,怎敌有你,百媚千红。”我是山海的君王鱼虾由四方赶来朝拜飞禽走兽皆慕名而来予我大海的蔚蓝与深山的...
老师,这个职业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真是又敬佩又敬畏,尤其是我们班的那一位老师,真让我们又爱又恨。他在上课时的那种威严,犹如古代的君主一般,而我们只是可怜的被“镇压”的份了。是不是觉得有点太夸张了呢?那就来听听我们的“血泪史”吧!班主任——秦始...
巨大的落地窗,将阳光布满这个小小的休息室,透明的玻璃茶几上,白色的棉花糖无规则地散落着,可又像一种字符。慵懒地坐在沙发上的你,背后是和煦的阳光,你被阳光紧紧包裹着。你扬起的嘴角,弯着的眼眸,桀骜不驯的白色头发,你比阳光更加刺眼;突然张开的双...
秦始皇,在下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之一,世人皆道他是个暴君,可是在下却不这么觉得。世人皆道呀,秦始皇残暴昏庸又无能,但,如果不修建长城,匈奴就会闯进来,杀光这里的百姓,到时候生灵涂炭,那又该如何?你说为什么他不去争召呢?因为他明白,没几个人会为国...
最伤感的话 1、不能把你留在身边,不是你的过错,而是我的失败。在你曾经爱过我的那些短暂岁月里,我或许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是那些日子已成过去,要留也留不住。我知道爱不可以乞求,如果我能够为你做一件事,便是等待。 2、有时,我想抛弃一切不堪回...
关时间的单词和短语 second秒minute分hour时day天month月year年century世纪yesterday昨天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前天tomorrow明天The day after tomorr...
帮妈妈做家务的过程500字 帮妈妈做家务今天妈妈一直忙着干活,我决定要帮帮妈妈,帮她分担。我围上围裙,来帮妈妈洗衣服,卷起袖子,把洗衣粉放进盆里,然后把脏衣服放进去,浸泡五分钟后用手不停地搓,累地满头大汗,原来洗衣服也那么幸苦啊!接着,我来...
文言文的伤感句子。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心有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赌书消得泼荼香,当时只道是异常。 式微式微,胡不归?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陌路人。 文言文中哪些形容“伤感”的句子 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2、你挑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