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如果是朋友

[投稿者:阳书双 www.lebeitao.com]2019-12-16 21:32:41
本篇高一作文是由范文先生网收集于网络,欢迎浏览!

如果是朋友

当我需要你时

你会来到我身边

如果是朋友

当你孤单时

你应告诉我

如果是朋友

当我失落时

你会静静倾听我的诉苦

如果是朋友

你的快乐就我的快乐

你的悲伤就是我的心痛

如果是朋友

我愿为你付出一切

你要你可以回报一点点

既然是朋友

当我们都不在的时候

时间老人才发现

我们的友谊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

站在门口作文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高一(16)班陈佳伟

高考,犹如黑暗中的一扇门。三年了,我气喘吁吁地奔向它,我为它门缝中漏出的不断变亮的光而心神荡漾。

我的心激动地跳着,憧憬那门后的世界。那儿有什么?有老师的赞扬,有父母欣慰的言语,有“解放”了的同学的笑靥。那儿有辛苦三年后的漫长假期,有轻松愉悦的鸟啼,有悠然的漫步,有一切这三年所失去的、牺牲的。

我闭上眼,似乎只听见手表指针的滴答。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甜蜜的幻想世界,似乎一切压力已被吹得烟消云散,一切忧虑都被溶解。

突然,我猛地睁开眼,盯着那扇刚刚给过我无限希望的门,一个令人恐惧的疑问从我心中出现——我能叩开这扇门吗?我不禁冒出了冷汗。我颤抖着抬起手,想去推开那门,可是我放弃了——我不敢。我害怕失败,我害怕那叩门却打不开的一瞬间。想到三年前的失败,想到那一段灰暗的日子,我害怕失败的魔鬼再次降临,将我打倒。我回想起了老师们的遗憾摇头,同学的沉默,父母的失落。那些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我该怎么办?

我凝视这扇门,脚已僵硬不动。看着那漏出的光,我想起了初中的数学老师,她说她在三年后等我成功的谢师宴。这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它犹如一杯暖暖的热茶,我一口饮下,增添了热力与勇气。

我又回想起三年来的拼搏,那伏案的劳累,那手掌握笔处渗出的汗水;想到三年前的誓言:我一定要打败某某人;想到理想的狂傲,想到现实的艰辛。一切回忆都如放电影般在脑中倏忽而过。

我的心沉静下来,抛开了虚无的憧憬,抛开了无谓的忧虑。我顿悟了,希望就在门后的那一边,区别只在于敢不敢勇敢地迈过去。门总是虚掩着的,然而如果你肯将双手坚定地推向它,就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不可摧。

(指导教师:汪荣富)父爱的涟漪

解开冰冻河面的是和煦的春风;

抚绿遍野荒原的是温柔的细雨;

滋润凡尘生命的是点点滴滴的父爱。

——题记

我守望着黑夜,等待着“开放日”的到来。急促的铃声划破天际,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我寻找着熟悉的身影

灰蒙蒙的天,只有我和奶奶在家,父亲收拾着行装,又将要去上海。我已经有好几个月都没见到父亲了,现在他却要去上海,我用渴求的目光,希望父亲明天再去,多陪我一天。可父亲没有。父亲将要走出家门,我哭着冲父亲喊:“爸,你只要今天走出去,就别回来看我!”泪流满了我的脸,我不希望这么做,可我真的想留住父亲。父亲抬起的脚又缩了回去,他急切地望着我,紧锁着眉头,但最终他还是迈出了步伐,消失在灰蒙蒙的天际。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哭了。虽然父亲赚钱是供我吃穿,但……

我的眼前又一次浮现出父亲急切的面孔。“爸”,我叫出了声。

父亲和母亲从黑压压的人群中走出来,笑着望着我。父亲和母亲在宿舍里帮我整理衣服,我和他们也说些学校的事。此刻,我希望时间停止,哪怕人们都停止不动,让我静静地看看爸妈也好。

可怕的铃声又一次撕破黑夜,我和爸妈站在学校门口。临走时,母亲告诉我,父亲今天刚从上海回来,听说要来看我,他毫不犹豫就来了,连口热茶也没来得及喝。

寒风吹开了我和父亲的距离,我缩了缩脖子,父亲又抓住我的手,说:“冷啊,你要多穿点衣服!”父亲搓着我的手,给我取暖。虽然隔着一层手套,但我分明感觉到了父亲手上的老茧和粗糙的纹路,它们像刷子一样,搓着我细腻的手。但我感觉不到疼,只感觉到父亲的温度,这是浓浓的父爱。

我抬起头,在微弱泛黄的灯光下,我瞧见了父亲的脸。寒风吹紫了他的脸,眼角又多添了几道皱纹,白发也悄悄爬上了两鬓。常年在外,风吹雨淋,一丝辛酸悄然涌上了我的心头。

父亲和母亲走进了黑夜笼罩下的人群,我依旧目送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在黑夜的尽头,父亲转过身,冲我喊了句:“快回教室吧!”泪再也止不住了,一滴滴地滑落,落在我的心头,泛起层层涟漪。

一直以来,我只享受着无微不至的母爱,常忽视也如此伟大的父爱。它没有母爱细腻,但也足以滋润凡尘生命。滴在我的心头,泛起层层父爱的浪花。

“爸,谢谢你!”

本篇高一作文是由范文先生网收集于网络,欢迎浏览!“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忠”和“义”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

施耐庵笔下的宋江是《水浒》中矛盾的中心,在报效朝廷和建设梁山中,在尽孝道和上梁山中,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但最核心的是他在“忠君”与“仁义”间的选择。

宋江是“仁义”的,“及时雨”的称谓非他人能及,“救晁盖”、“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这一切,都树立了他在一百零八将中的地位,位列天罡,执掌地煞,何等的荣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的畅快;劫富济贫,攻城略地,何等的威风。

但这恰恰是施耐庵为宋江吹响挽歌前的空响,宋江毕竟还是一个郓城小吏,在他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忠贞报国的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楼的诗,看似轻视朝廷,实为他因报国无门而空自叹息。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然而他却忘了,在腐朽的赵宋王朝里,哪有他一个郓城小吏的生存空间。可悲呀,可叹!可怜梁山一百单八将盛极一时,最后却落得死散凋零。

纵然面对这些,宋江在忠与义之中放下了曾经紧握的刀枪,在忠与义中作出了最后的选择,对于宋朝的毒酒,他一饮而尽,想以死“表明忠义”,更令人惋叹的是,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让他服毒酒随他而去。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圆几何,成大任,重大义,男儿本色……”的悲歌。

宋江在施耐庵的笔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与义的交织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只能淹没在宋王朝的浪花之中,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选择了一条看似美丽却永无出头之日的道路。他走了,或许他依然会笑对朝廷,依然毫无怨恨,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感慨。

如果可以重来,我愿看到那个真正“笑黄巢”的宋江,那个水泊里“替天行道”的宋江。听,他又唱起了那首歌,在芦苇水道中飘得很远,很远:“生死至交一碗酒……”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