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欧阳修论作文

[投稿者:项雪萍 www.lebeitao.com]2020-01-31 20:42:55

欧阳修论作文中的既是什么意思

“既”这个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一般只有一个,就是“”已经”的意思。有时候也可以翻译成“既然”,但实际上“既然”的意思就是“已经做过...的样子”,所以归根结底,意思还是“已经”。

欧阳修论作文的读后感

从欧阳修论作文说起

最近读《苏东坡小品》,其中有一则记载欧阳修谈写文章的方法:“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谪,多作能自见之。”欧阳修认为写文章是自己的事,只要勤读书多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悟出作文的方法。当然“疵病不必?不一定待人指谪”,但有时写成的文章还是要就教于方家的。

看了这篇文章,我又想起王树民先生曾经告诫青年的几句话:“用好功夫,是治学首先须要注意的一件事。”论文“不要只写一遍,第一遍写的只是初稿,以后还要继续搜集资料,增加或修改内容观点,直到最后写成定稿”;“在未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些札记。”这些经验之谈,对于某些急于“扬名立万”的青年人来说,真是六月天的一副“清凉剂”。

现在的出版业呈现着花团锦簇的局面,各种档次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以及因特网的出现,这一切都为爱好写作的和有心于治学的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表文章的空间。然而,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中,一些人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懒读书”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思想上的过滤和沉淀,有一点感想就仓促成文,又急急地“每一篇出,即求过人”。这样写成的文章多是内容肤浅,空洞无物,经不起时间的淘洗。

如果我们真的有志于学,必须具有老实的态度和踏踏实实的作风,要“用好功夫”,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朱自清在《写作杂谈》中说:“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热脑子写成的文章都带一点“火”气,应该让它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锤炼锤炼。如何去锤炼呢﹖首先,我们要能静下心来切实读一些书,多思考;另外,我们平时多练习写一些习作和札记,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行文,有利于积累材料,整理思想,不断使自己的观点得到修正,直到尽可能完善,如朱自清所说的:“客观的反攻倒算得有充分的、详确的知识作根据。”不然,我们就可能讲外行话或闹出笑话来。

文字是寂寞之道。《文汇报》曾经发表过作家韩少功和周介人的一组通信。周介人对一些人“文事武做,相信三拳两脚能打出一个世界”的现象颇有感慨。他认为:“一个有作为的作家也应该逃离那种热闹中透着腐朽的空气。”韩少功也认为作家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平时清心寡欲,凝神入定地反观、内视,注重情感意绪的积蓄、沉淀,动笔时才能有所宣泄。他们这些语重心长的话,确实值得我们思索。

其实,无论搞文学还是史学,文章本身都不能养活我们,只会愈做愈苦。不能坐冷板凳,不愿意“啃冷馒头”,我们就很难在治学的道路上前进多远。曹雪芹撰写《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增删5次而成。这是大家皆知的事实。当代史学家顾诚先生撰写《南明史》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治学榜样。顾诚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已承诺写一部南明的史书,并于1990年写成初稿。尽管其间出版社编辑曾几十次催稿,但他都未轻易出手。这样,初稿就“冷”在那儿,一冷就是7年!在这7年中,他经历了艰辛的学术之旅:遍查全国各大图书馆史料,辑微钩沉,使80万字的《南明史》做到“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终于使《南明史》成为一部笑傲史坛的史学大作。

我们的文章如果在确信无“一字空”的时候,再拿出去发表,这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负责的态度。

欧阳修论作文的翻译

一、原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二、注释:

(1)顷岁:近年来。

(2)孙莘老:人名,字复明,号莘老。

(3)欧阳文忠公:欧阳修。

(4)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5)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之:代词,指欧阳修。

(6)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之:代词,代指文章。

(7)工:巧妙,好。

(8)患:弊病,毛病。

(9) 至:达到。

(10)疵:瑕疵,引申为缺点。

(11)指摘:批评,挑剔。

(12)见:通假字,通“现”,发现。

(13)尝:曾经。

(14)术:办法。

(15)过:超过。

(16)多作自能见之。之:代词,指代疵病 (文章的缺点)。

(17)为:作。

(18 ) 唯:只有。

三、翻译: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才能写好。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地的人。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

四、启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写作的诀窍就是要勤奋。还要多练,刻苦训练,学会寻找题材的能力,作文才能写得更好。想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唯有靠自己脚踏实地。

欧阳修论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的翻译

欧阳修论作文文言文答案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 术(方法) 过(超过) 疵(弊病)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 此指欧阳修)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 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 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我的回答仅供参考~不求得分~^^

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参考资料:《走进文言文》

欧阳修论作文揭示的写作之道

欧阳修论作文,是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他论述了作文的诀窍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写作的诀窍就是要勤奋。

欧阳修论作文、欧阳修论作文,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