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有钱人,是否活得更舒心?

[投稿者:智曜文 www.lebeitao.com]2019-10-11 22:03:00

美国一家网站曾向网民有奖征集聊天话题,要求是,该话题大家必须愿意聊且又难以找到答案。帖子发出后不久,就收到500多个题目,剔除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老生常谈,最后选出这么一个话题:有钱人,是否活得更舒心?

提供这个题目的人叫托德·马丁,他获得的奖品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聊天室和一张去中国旅游的支票。不过要得到第二项奖品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的话题聊到最后必须没有结果。如果有人在一个月的有效时间内,对他的话题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且又获得了50%以上的支持率,那么,这张支票就要转给那位得出结论的人。

“马丁聊天室”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光顾留言,果然没有一个人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时间一天天过去。到第27天,一个名叫斯提芬·罗塞蒂的人进入了聊天室,她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一些我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们看来却奇大无比。早餐的鸡蛋无法下咽,因为煎得不够嫩;丝绸衬衫无法穿出去,因为上面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褶皱;袜子没烘暖就拿来了;早报消毒后,竟然没有熨平……他们觉得人人都和他们作对。

在服务最周全的豪华大酒店,他们也会弄出一肚子气来。因为红酒没有冰到合乎他们口感的温度;抬一抬手指,侍者没有在30秒内站到他们身边;出行时,门童总是磨磨蹭蹭,打开一扇车门竟让他们足足等了一分半钟。

回到家里想泡个热水澡,安静地呆上一会儿,可是到处都在扫他们的兴。就在宽衣解带的时候,贴身男仆突然冲了上来,赶在衣服掉在地板上之前接在手中。刚想迈入浴室,希望能在蒸腾的热水里独处一番,却赫然发现女佣正躬身用脸颊测试水的温度。把女佣撵走,一只脚刚踏进水里,管家就手捧香槟进来了,询问晚上的计划,以便准备合适的衣服。刚刚摆手示意管家出去,可手还没有放下,墙壁上的电话铃又响了,情人说,她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人们都说,有钱人过得更舒适;可是,50年来,我还没有发现一个快乐的富人。假如你们发现了这样的人,那一定是他(她)的钱还不够多。

斯提芬·罗塞蒂的这段话贴出之后,马上引来众人的评论和猜测。有的说,她一定是个富人,为了隐瞒真实身份,才男扮女装。有的说,她故弄玄虚,在写小说。但是也有人说,斯提芬·罗塞蒂确有其人,她是个黑人,50年前是法国百万富豪达梭家的女仆,后来被伊朗国王巴列维看中,带回伊朗。1979年,巴列维国王流亡美国,斯提芬·罗塞蒂随之来到纽约……

虽然对斯提芬·罗塞蒂的猜测众说纷纭,但最后她还是获得了53%的支持率,她胜利了。不过。据该网站在讨论结束时透露,罗塞蒂拒绝了那张支票,因为她希望过几天宁静的日子。


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999根弦子,离1000根只剩下一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子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才是20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50年,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师父记错了应弹断弦子的数目,800根时就打开了那张纸,所以他至死也未复明。“?……”一声脆响,师父长叹一口气又长吁了一口气,心头一阵狂喜,甚至顾不上向周围从遥远的山凹汇聚来听他弹琴的乡亲们说声抱歉,甚至顾不上带上徒儿就一个人向城中的药铺匆匆赶去。当他满怀虔诚满怀期望等取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心咚地跌入冰窖,头嗡地响了一下,他努力抓住柜台的护栏平衡身体,平静下来他明白了一切:他不是早就得到了那个药方了吗?曾经因为有这个复明药方的召唤,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在谋生中,说书弹弦,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在生存的快乐中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个盲人——他其实早已复明于那些劳碌的时刻。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200根弦的时候,你才能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1000根了……”小瞎子虔诚地允诺着,他看不见师父的两只枯眼已满噙泪水,老瞎子心中暗暗说:“也许他一生也弹不断1200根弦……”对美的心灵憬悟才是真正的生命药方,它可让盲人永远活在光明中。可悲可叹的是,我们许多健康人却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对身边的美熟视无睹!


有一次我去沂蒙山区,在一个小山村的村头见到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

工匠师傅已经近七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他的两个儿子虽然已干了十几年,但每到锣心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他们把锤子交给父亲,由父亲完成最后的一锤。

我不明就里,问老者。老者说,这锣心的一锤和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

我恍然大悟,难怪古语有“一锤定音”之说呢,原来出处在这里。

不论多么优质的铜材,不论剪裁的尺寸多么合理,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这分量深浅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是一只锣成功的关键。

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